共創一座永續夢土,桃園市立美術館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跨國合製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

在「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這檔由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共同策劃的兒童藝術特展中,我們邀請你一同踏上充滿感官經驗的豐富旅程,透過藝術家的視角探索自然,想像永續環境的新世界。

本次特展由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教育策展人陳永慧(Annabelle Tan)、曾麗明(Elaine Chan)、汪婷婷(Wang Tingting)與桃美館機構策展人熊芃共組策展團隊,邀請新加坡藝術家祖.馬哈茂德(Zul Mahmod)、陳紫曦(Tan Zi Xi)、蘇鈺雄(Soh Ee Shaun),以及臺灣藝術家陳伯義、許雁婷,共同為兒童打造具啟發性與參與感的藝術體驗。


每件作品皆為藝術家全新的現地創作,也是五位藝術家首次嘗試專為兒童打造的作品,因此對場域條件與兒童觀眾的習慣與經驗的理解,皆為本次策展的重要挑戰。合製過程中,有別於借展與邀展形式,跨國團隊透過深刻的交流學習彼此的風俗與文化背景,逐漸發展建立協作模式,展現出跨文化溝通與共創的實踐精神。

 

桃園市立美術館延續一直以來對於在地自然人文議題的關注,透過國際合製,帶領觀眾認識台灣與新加坡跨國的生態議題視野。展覽中多位藝術家聚焦森林與棲地環境,創造出引導兒童主動探索的沉浸場域。陳紫曦的作品〈不見的森林〉以巢穴造形打造富有探索感的空間,鼓勵兒童透過色彩與形體認識不同棲地的生態樣貌與生物多樣性;蘇鈺雄的〈平靜的森林〉將面向青塘園的獨立展廳,他結合色彩鮮明的插畫風格與互動物件設計,邀請觀眾透過尋找、觀察與互動遊戲,逐步開展對森林生命的觀察力與關懷力。


另一方面,本次參展藝術家們也從桃園在地的水文景觀出發,各自形塑有關「水」的感官敘事。其中,新加坡著名聲音藝術家祖.馬哈茂德以桃園水庫與水圳為靈感,展開對在地埤圳生態的水下聲景想像,打造一座大型沉浸式聲響裝置〈寂靜下的律動之脈〉,讓觀眾如同潛入水中的靜謐空間,側耳傾聽萬物的脈動;臺灣藝術家陳伯義以攝影踏查桃園大漢溪,發展結合地景影像與科學作品〈河流實驗室〉,邀請兒童透過參與科學互動裝置,感受水文的變化如何與人類活動交織;許雁婷〈河走過的地方〉則透過聲音、故事與在地田野採集,帶領孩童認識原住民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展覽也特別規劃桃美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典藏作品所延伸的創作工作坊與學習區,深化兒童對展覽主題的理解與反思。

 

專為兒童與親子觀眾製作的展覽,特別重視多感官的刺激,使觀展方式更為直覺,強調可聽、可玩、可觸摸等體驗式學習。成人亦可透過五感探索與互動參與,以趣味方式認識自然議題,並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本次展覽亦規劃一系列與主題緊密結合的教育推廣活動,從 7 月至 11 月陸續推出織品體驗、田野走讀、共創作坊與繪本講座等活動,包含康雅筑「森林生態織品工作坊」,結合生態知識與其擅長的回收織品創作,引導親子在動手實作中體會永續理念;陳伯義「芭寶米—水圳田野調查工作坊」,實地踏查農田與水圳,認識腳下土地的水脈、生態與聚落歷史;「聽聾共導工作坊」,透過戲劇表演、任務活動與手語導覽,打造兼容聽人與聾人觀眾都可以參與的友善共融體驗。另有文史工作者陳俊有、藝術教育工作者許亞歷分別帶來的走讀與共創活動,陪伴親子在展覽中持續種下觀察與感受自然的藝術種子。藉由豐富多元的系列活動,邀請觀眾透過實際參與,深入感受自然與藝術的連結。

 

Photo & Information Credit /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 】

Date / 2025.07.02 – 2025.11.09

Address /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 90 號)
More Info /

參展藝術家:祖.馬哈茂德 (Zul Mahmod)、陳紫曦 (Tan Zi Xi)、陳伯義、許雁婷、蘇鈺雄 (Soh Ee Shaun)

策展團隊: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教育策展人 陳永慧 (Annabelle Tan)、曾麗明 (Elaine Chan)、汪婷婷 (Wang Tingting)、桃園市立美術館策展人 熊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