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hartt WIP 邀請到「福耳摩沙音響系統」的團隊進行訪談,這次的訪談並非在工作室進行,而是直接走進「福耳摩沙音響系統」的現場——從搬運、組裝到演出,全程記錄這群熱愛聲音的工作者如何打造震撼人心的體驗。這樣的過程,對一般觀眾來說是難得一見的畫面,藉由這次的紀錄,讓大家能夠透過鏡頭參與其中。
在訪談中,他們分享了如何從零開始打造「台灣第一組雷鬼音響系統」,如何在挑戰中堅持 DIY 精神,並透過每場演出重塑人們對聲音的想像。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只是搭建音響,而是用音浪推動文化連結,讓更多人感受到 sound system 的魅力。

雷鬼音響系統(Reggae Sound System)起源於 1950 年代的牙買加,是一種將巨型音響系統安裝在貨車上,同時與 DJ、MC 及技術團隊結合在一起的移動式音樂單位。音箱設計特別強調雷鬼音樂中的低頻鼓聲,透過層層堆疊的喇叭產生強勁震動,讓低音如同浪潮般席捲現場。能夠自由移動的特性,突破了傳統夜店與舞廳的限制。從街頭到海灘,甚至進入深山,將音樂帶到任何地方。

阿錡與阿翔,是福耳摩沙音響系統(以下簡稱「福氏」)的核心人物。兩人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但因為對聲音的執著,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我一開始對音響一無所知,完全是靠自己上網查資料、邊學邊做。」阿錡笑著回憶創建福氏音響的過程,「但我喜歡挑戰,這讓我全神貫注,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身兼多職的他,不僅負責音響規劃,還是團隊的聯絡窗口、公關、總務、會計、企劃、苦力、DJ,同時在音樂硬體公司擔任上班族。「這份工作讓我學到許多額外技能。」他苦笑道。

「我父親曾從事視聽音響代理,從小我就對聲音充滿興趣。」阿翔作為團隊的 Soundman,從 PA 音控的工作累積技術,負責福氏音響的喇叭線路銲接、訊號線製作與系統配線,憑藉現場音控的經驗,將整套音響架構掌握在手。

越在地,越國際,持續進化的 Work In Progress
福氏不僅追求純粹的聲音,更希望與台灣文化共鳴。「我們想把台灣的生活與 sound system 結合,因為這樣的畫面只有在這裡看得到。」阿錡說道。他們曾在廟前擺設音響,也與 Carhartt WIP 合作,在水源市場拍攝,試圖用聲音記錄城市脈動。這種精神與 Carhartt WIP 關注的街頭文化緊密相連,讓聲音成為串聯滑板、音樂、藝術的媒介。
對阿錡與阿翔而言,打造台灣的 sound system 不是短期計畫,而是不斷進行的實驗。「聽過一次就回不去了,所以我們樂於分享知識,讓這個文化在台灣壯大。」他們不僅推廣音響文化,也正嘗試結合本地元素發行音樂作品,將這股聲音能量推向更廣的世界。

工裝與音響的交集
「Carhartt WIP 是工裝和街頭文化的集合,對我們來說,這是讓職人們在工作狀態下依然可以很帥氣的服飾。」阿錡分享道。他特別喜愛 Detroit Jacket,不僅設計簡約,還具備豐富的細節。
阿翔則青睞 Stanton Cargo Pant,他表示:「這條褲子的剪裁設計正好符合我們的需求。無論是攀爬安裝音響,還是趴在地上調整設備,都能讓我靈活自如地完成各項工作。」

低頻裡的執念,未來的聲音
福耳摩沙音響系統的故事,並非只是單純的一組喇叭,而是一種文化的傳遞,一種對聲音的信仰。
「我在克羅埃西亞的 Outlook Festival 感受到的震撼,讓我決定回台灣打造自己的 sound system。低頻的強度,讓人感受到的不只是聲音,而是一種與世界連結的方式。」阿錡說。
如同 Carhartt WIP 一直以來所強調的精神——透過服裝、透過文化、透過音樂,讓人們感受到某種更深層次的連結。


「2025 整年的節目規劃很值得期待!今年也有發行音樂的計畫,正努力嘗試把台灣文化和 sound system 結合在一起,請持續關注福耳摩沙音響系統的動態!」未來,福耳摩沙音響系統將持續進化,而這股來自台灣的聲音,也將持續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震動。

Information Credit / Carhartt WIP TW
Photography / Sean Marc Lee
Video / Ivan Hsu
Project Manager / Molly Liu
Assistance / Ariel Hsu
More Info / 完整訪談點擊連結了解更多 https://www.carhartt-wip.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