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足下:當腳成為當代藝術與慾望的起點

當暗黑設計師 Rick Owens 在 OnlyFans 上傳裸足寫真,他不只是挑釁時尚界的尺度,更開啟一場關於身體、慾望與藝術觀看方式的反思。從腳出發,這篇文章帶你走進時尚異托邦與當代藝術現場,重新凝視這個被邊緣化卻承載記憶與力量的部位。

2025 年 7 月 9 日,暗黑設計師 Rick Owens 正式在 OnlyFans 上線了一個專門分享自己裸足寫真照的帳號。在這個動轍就因一個用字不慎引發網路論戰的政治正確時代,他的舉動彷彿成為一場「優雅的挑釁」,一種對道貌岸然社會秩序的反制。也讓我們重新注意到一個平常很少被真正凝視的部位:腳。

 

腳控=色情?腳明明是身體中最貼近地面、最誠實的部位,承載了身體的重量、生活的情緒痕跡,但總輕易地被以慾望的濾鏡遮蔽與簡化?彷彿它不該被正經地談論,更別說作為一種觀看與創作的起點。

 

從「腳」開始出發,此文嘗試重新思考身體與藝術之間的關係,重新思考身體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探尋那些真實行走於時空之間的痕跡與重量。

 

走過的路,留下美:從足底重寫身體之詩

Rick Owens 曾坦言此舉是受到 19 世紀的義大利貴族女性 Virginia Oldoini 的啟發。這位被認為是第一位「時尚模特」的伯爵夫人以其美貌聞名,不過隨著老去之後,她開始拍攝自己的腳,刻意避開臉部鏡頭,既挑戰了當時觀看身體的既定限制,同時探索美麗的衰老,也默默推動著一場對「時間與身體美感」的再思考。

 

這樣的視角,在日本攝影大師石內都(Miyako Ishiuchi,b.1947) 的作品中被更徹底地實踐與深化。她的《1·9·4·7》系列聚焦於與她同年出生女性們的手腳;放眼當代社會,我們早已習慣在時尚攝影與網路濾鏡中,將皺紋、疤痕、甚至一顆痣都悉數修整、抹除,仿若真實肌膚的樣貌早已不被允許存在。然而,石內都的鏡頭選擇將這些時間留下的痕跡如實封存於定格中,讓身體回到它原本的狀態—作為承載記憶與歷史的容器。

 

腳底,作為身體的末端,是最真實接觸地表的一層肌膚,也最容易被忽略與遮蔽。它承載著歲月的重量與生活的痕跡,或許也是人身上最「不完美」、卻也最動人的部位之一。石內都的影像讓人意識到,藝術可以不必從上而下地描繪理想,而是從下往上,描繪一種貼近地面的生命誠實。

 

寸步難行:腳與身體的規訓

《Performance Still 1985–1995》是巴勒斯坦裔英國藝術家 Mona Hatoum (b. 1952) 早期行為錄像《Roadworks》的靜態延伸,凝結了她曾在倫敦街頭赤腳行走、腳踝綁上一雙黑色馬丁靴的畫面。裸足肌膚與柏油路面石礫的直接摩擦和靴子在地面上的拖行,喚起一種難以忽視的沉重與張力。馬丁靴長期與警察、光頭黨、朋克文化等權力或邊緣身份相聯繫,成為制度性規訓的象徵。而在這件作品中,他卻不再是包覆雙腳、保護肌膚的軀殼,而是反向綁縛於腳踝的負荷。

 

每一步都在對抗、掙脫、前行。她在無聲行走中,以摩擦與拖曳書寫身體語言,讓觀者深刻感受到那些難以言說、無法卸下的生活重擔。

 

感官信仰:當腳成為創造的出口

日本的具體派藝術家白髮一雄 (Kazuo Shiraga,1924-2008) 在 1954 年開創出獨具一格的「足繪」技法:捨棄雙手—這個象徵理性與秩序、能夠掌控與構圖的創作工具—轉而以腳為筆,這個距離意識更遠、反應更本能的身體末端。以此試圖挑戰形式與理性的規訓,向下挖掘釋放潛藏於內在深處的精神能量。

 

相較於手,腳擁有更強烈的力量與奔放的動能。白髮一雄後期更讓身體自天花板垂掛,以腳掌觸及地面的畫布,在重力的牽引下揮灑顏料。他在畫布上奔跑、翻滾、摩擦、跳躍,每一次著地、每一道拖曳的痕跡,都像是與自身進行的一場激烈搏鬥。並非是為了形塑形象,而是讓直覺與意志在無預設中自由碰撞,讓繪畫成為一種全然原始、赤裸、無修飾的身體語言。

 

「我想要像在戰場上奔跑一樣畫畫,竭盡全力以至於筋疲力盡。」白髮如此形容他的創作狀態。在他腳下誕生的像是靈魂與肉體衝突後的灼熱拓印。他讓腳成為創造的出口,讓身體超越思維的箝制,直指那無法言說、卻真實存在的精神之境。

 

行走的地圖:腳步丈量空間與感知世界

1967 年,英國藝術家 Richard Long (b.1945) 以步行的方式,在英格蘭一處草地上來回踱步,持續幾日,直到草面因踩踏而形成一條明顯的痕跡。這件《A Line Made By Walking》,並非以物件或形象為主體,而是透過行動本身與自然發生關係,留下了一條由時間、身體與地景共同生成的雕塑。

 

他將「走路」視為藝術實踐。他在世界各地徒步行走,沿路排列石塊、樹枝、泥土,或乾脆什麼都不留,只記錄路線與行走時間。並非征服空間抵達目的地的旅行,行走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讓我們回到一種孤獨而純粹的存在狀態。當身體穿越地景,感官被拉高至敏銳,時間不再是鐘錶上的數字,而是透過步伐的節奏、心跳的頻率、腳下地貌的更迭來被感知。

 

Richard Long 的藝術總是簡單到近乎隱形,而正也是這樣的「極簡」身體經驗,將我們從日常的資訊過載中抽離,進入一種簡單、專注而流動的狀態,一次次細微而真實的共鳴。

 

當我們從「腳」出發凝視身體,那些原本被視為邊陲、瑣碎、甚至不雅的部位,開始浮現出無法忽視的力量與意義。它們不再只是行走的工具或慾望的投射,而是承載生活、記憶與信仰的痕跡。無論是 Rick Owens 的優雅挑釁、石內都的鏡頭凝視、Mona Hatoum 以身體對抗制度的行走、白髮一雄的足繪實踐,或 Richard Long 將步伐化為地景雕塑的行動藝術,他們都以不同方式回到身體本身,並重新定義「觀看」與「創作」的起點。腳,作為最貼近地面之處,也許正是我們最接近真實、最誠實的地方。從這裡出發,我們得以丈量世界,也更靠近那個被時代遺忘的自己。

 

Author / Travis C.

Editor / Jonathan Tseng

Photo Credit / OnlyFans, Rick Owens, Fashion Conservator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shiuchi Miyako, Mona Hatoum, Whitestone Gallery, Sotheby’s, T. B. Walker Acquisition Fund, Artnet, Richard Long

這是宣傳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