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眼鏡品牌 A. SOCIETY:在都市節奏中捕捉奇想,將藝術、創意與生活風格揉合為可佩戴的美學體驗

暑期的艷陽熾熱,擁有一支墨鏡不僅是抵禦烈日的實用標配,更是彰顯穿搭個性的風格利器 ── 今(2025)年 6 月甫宣布首度進軍台灣的香港話題眼鏡品牌 A. SOCIETY,以大膽前衛的造型、精湛工藝和超乎想像的親和價格掀起收藏熱潮,恰逢品牌限定快閃店於即日起至  8/31(週日)正於台北、台南雙城登場,此番藉由深訪 A. SOCIETY 共同創辦人暨產品設計師 Lamdee、Julien 和負責行銷策略的 Arnault,讓我們一探品牌獨到又奇特的魅力!

走進 A. SOCIETY 的世界,彷彿開啟一場串聯設計與生活的無邊夢域。這個 2018 年創立於香港的眼鏡品牌,除了將日常穿戴與藝術、音樂、文化緊密交織,在世界仍慣於以「高端價格」將質感設計與大眾區隔時,A. SOCIETY 早已悄悄開展一個「讓創意可親近」的平行宇宙,邀請所有渴望表達自我的人們用眼鏡重新定義與世界的連結。究竟這個專業眼鏡美學品牌的精髓是什麼?三位重磅核心成員為我們盤點了值得各位深入認識的幾件事:

 

「我怪故我在」的品牌精神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品牌啊!」要是對眼鏡有所研究的內行人,可能會忍不住對 A. SOCIETY 落下這樣的評語。造型突破眼鏡常規,怪;聯名系列奇招百出,怪;價位比預期好入手許多,怪!「這種『奇怪』,正是我們的優勢。」Arnault 笑著指出,就是因為這般與眾不同,讓 A. SOCIETY 備受矚目。


A. SOCIETY 匯聚對眼鏡領域熟習的行家與全然陌生的產業新手,這樣的組合反倒讓他們從不墨守成規、不被慣例侷限,進而在競爭的國際市場中創造難得一見的風格與體驗。Lamdee 表示,富含設計感與優秀概念的眼鏡品牌,單價往往動輒上萬元,這讓團隊從中看見開創的可能性,於是將價格帶的主要區間設置為 $4,000 至 $8,000元間,提倡以「新奢」(New Luxury)觀點讓新世代的設計、穿搭愛好者們擁有更多以「好眼鏡」樹立自身風格和獨特性的選擇權,搭建設計力與實惠售價的完美橋樑。

 

讓眼鏡成為凝聚創意聚落的載體

A. SOCIETY 的「怪」,也出於多元的創意工作者組成,品牌名稱中的「A」即承載著豐富意涵:最具代表性的首要層面意指「ARTIST」(藝術家),相信人人都是獨樹一格的存在,期許用眼鏡建構連接人與藝術、音樂、當代文化的平臺。此外,「A」也展現象徵品牌發跡自香港的「ASIA」亞洲視角,設計上亦著重符合亞洲人臉型的「ASIAN FIT」特色;「ALTERNATIVE」(非主流的)特質則引領品牌對主流之外的好奇探索,並以「ACCESSIBLE」(易負擔的)宣示以高品質設計、合理價格讓更多人足以擁有的初心。

 

一如品牌名稱傳遞的直覺聯想,團隊核心成員本身就構成一個真正的創意社群,眼鏡的圓彷彿也成為社會圈的凝縮體:共同創辦人中,Lamdee 是香港視覺設計師,以主理的 nocompany 創意工作室活躍於 MV 拍攝與品牌形象構築;Julien 生於法國、發跡於瑞士,具備超過 15 年產品設計師資歷的他曾長期為 Cartier 打造頂級鐘錶,也同時兼具 DJ、跨域藝術家角色;Kenny 則擁有眼鏡製造廠的深厚資源和經驗,提供了堅實的生產後盾,並由 Victor 主責行政營運。至於擔任市場發展策略經理的 Arnault,另一身分更是香港元祖級選品名所 kapok 創辦人,曾協助 Lomography、Bellroy、Daniel Wellington 等品牌拓展亞洲市場,充滿傳奇色彩。

「我們就像一支樂隊,各自擅長不同樂器,卻有著絕佳的默契和節奏。」— A. SOCIETY

這群跨界玩家因為對創意的極致追求而聚首, 讓 A. SOCIETY 的運作就像是無止境的即興 Jam Session,尤其品牌成軍以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毫不設限的精彩聯名,合作對象涵蓋全球知名品牌到獨立小眾創作者,近期與 GOOPiMADE(台灣)、Topologie(法國)等均有合作,也與香港新生代藝術家 OFFGOD 聯手開發炙手可熱的  3D 列印整合式耳機介面鏡框、以藝術家 Lousy 獨特的手繪線條打造曲線感強烈的 Wavy 系列,還有與藝人李璨琛共同創辦的香港元老級潮流品牌 SUBCREW 聯乘推出揉合復古跑車文化與當代潮流美學的眼鏡,洋溢瀟灑不羈的魅力。團隊強調,所謂「聯名」就是要互相激發彼此的理念、技術與故事,團隊總能在概念、設計與市場間取得微妙平衡,讓設計不陷入重複與保守的輪迴。

「與我過去常在市場見到的不同,A. SOCIETY 的聯名從不會只把兩個  LOGO 放在一起,而是彼此產生真正的化學作用。」— Arnault

設計靈感捕捉亞洲都市脈動

「一副好眼鏡,必須舒適。」Julien 如此強調 A. SOCIETY 對眼鏡的執著,畢竟作為每日長時間佩戴的夥伴,唯有如此才能讓設計融入日常。品牌以「都市風格」(Urbanity)、「創新」(Innovation)、「合作」(Collaboration)為設計關鍵字,靈感來自亞洲大都市的活力與原始質感,像是 RAW 系列便是對香港都市森林建築、混凝土牆面紋理的致敬,東京、首爾、曼谷等亞洲城市的節奏、色彩與氛圍也在產品中留下深刻印記;「創新」、「合作」則如 DNA 般自然體現在品牌的所有歷程 ── 無論是開發新型無螺絲鉸鏈、磁吸設計或擁有先鋒創造力的聯名,每件作品都是技術與美學的冒險。

「每天在街道上看見的人們及城市中無處不在的紋理,就是我們的靈感來源。」— Julien

令人佩服的是,A. SOCIETY 全數產品皆由內部製造,這也為設計提供了強大能量,Julien 便分享身為設計師的快樂:「在這裡,沒有想法是不被允許的。只要有技術背景支持,我們樂於實驗任何瘋狂構想,就算現有科技沒辦法達成,未來也可能實現!」也因為跨文化、跨國度的團隊組合,內部經常迸發探討文化差異的有趣對話,「例如亞洲族群的色彩偏好,或者哪些設計在歐洲可能行不通,也會討論能取得共鳴的國際化元素,這很有意思。」Julien 說道。

 

A. SOCIETY 以對台灣潮流文化的嚮往作為擴大亞洲時尚板塊的第一站,這回亦是 Julien 首度造訪台灣,他笑說早就存了眾多口袋名單,短短幾天中走訪了大稻埕、日式老屋、咖啡館與文創園區等地,對台北豐富的文化氛圍印象深刻;Lamdee 則對台灣年輕藝術家的蓬勃創造力感到興奮,期望與本地創作者展開更多交流;而 Arnault 早已將台南列為下次的旅行目標,期待在古都開啟新的靈感旅程 ── 對於在這個充滿旺盛生命力的國度扎根,團隊都對未來懷抱著深切的展望。

 

「More Than Just Eyewear」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 A. SOCIETY 的品牌信仰,他們相信眼鏡能成為安放故事、傳遞文化的媒介,也是表達自我、連結藝術與生活的起點,這與台灣總代理 VCI 有橙國際期盼推展眼鏡美感文化的信念不謀而合,希望以每一位 A. SOCIETY 佩戴者臉上的那抹自信,細細織就別具城市風格的創意社群,為所有人創造的獨特美學風景。A. SOCIETY 自 7 月起陸續在台灣各授權經銷商據點發售(詳見連結),同時也於即日起至 8/31(週日)分別在台北生活風格店所 pH.space、台南眼鏡名所 Round2 Space – PURE 展開期間限定快閃店,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鎖定 A. SOCIETY、A. SOCIETY TAIWAN 及 VCI 有橙國際官方社群帳號,並把握機會前往體驗!

 

Photo & Information Credit / A. SOCIETY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