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is C.

在死亡之前,請讓我再次觸碰你雙唇 — Tracey Emin 將愛與傷口化為藝術的赤裸告白

明年,英國泰特美術館將呈現 Tracey Emin 迄今最大型回顧個展,展出她赤裸而真實的內心世界。從悲慘童年到與癌症的搏鬥,她從不隱藏痛楚,也不逃避愛 — 每個人都能在她的作品裡看到自己的映照。她的絕對誠實像一聲勇敢的提醒:去愛,去活,哪怕脆弱,也要全心燃燒。

末日私奔邀約:開啟飛航模式走進血橙世界

Blood Orange 睽違六年的新作〈Essex Honey〉,是一片游移於不安與慰藉之間的聲音原野。從電子脈動到弦樂與人聲,他以鬆動卻細緻的編曲,勾勒出暫時的庇護。曾與 A$AP Rocky、Solange 並肩創作,如今他將視線轉向內心深處,在旋律與光影交錯間,留下片刻安放靈魂的空地。

貓式美學與情感距離:當全民吸貓成為社群流量密碼與親密隱喻

貓,不只是可愛動物,也是這個時代的情感符碼。從古埃及的守護形象,到今天社群的貓相 icon 與爆紅表情包,牠們以高冷、慵懶、不可預測的姿態,滲入我們的審美與日常語言。牠的存在,讓我們在看似無關的滑動與轉發中,投射出對距離、自由與情感連結的想像。

凝視足下:當腳成為當代藝術與慾望的起點

當暗黑設計師 Rick Owens 在 OnlyFans 上傳裸足寫真,他不只是挑釁時尚界的尺度,更開啟一場關於身體、慾望與藝術觀看方式的反思。從腳出發,這篇文章帶你走進時尚異托邦與當代藝術現場,重新凝視這個被邊緣化卻承載記憶與力量的部位。

建築的性別辭典:以身體為尺,不只是陽剛或陰柔

城市由人所造。它是我們思想的延伸,也是我們身體的映照,是意識在空間中的自我書寫。在這樣的視角下,身體常被視為僅是工具,是意識與理性實現的媒介。然而,城市從不只是思考的產物,更是來自意識中那份抽象、概念與反思的可能性。

枯萎之前的最後一舞,d4vd 以悔意詩篇引爆浪漫炸彈

在沙灘上,一顆浪漫炸彈正在倒數。d4vd 的首張專輯《Withered》,以白玫瑰、末日風景與青春殘骸拼組出一首首情歌,寫下那些關係中的失衡、執念與自我詰問。他不只是訴說心碎,更反覆追問:愛,是命中註定,還是一場孤獨編寫的幻覺?當爆炸過後,我們能否從廢墟中重新學會靠近彼此?

你無法用數字定義我 —— 從 0 到 1,000,000,探索日本當代藝術的存在提問

在被數字主導的世界裡,我們早已習慣用效率、排名與數據定義價值與自我。然而,數字真能衡量一切嗎?透過日本當代藝術的轉譯,數字不再只是理性工具,而成為記憶、情感與時間的載體。這場對數字秩序的靜默鬆動,邀請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被記住與理解的存在?

不是風景,是存在:從 Björk 聽見自然的毀滅與重生

在藝術、音樂與時尚領域紛紛關注永續與自然議題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跳脫口號式想像,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本文透過 Björk 的三張專輯《Homogenic》、《Biophilia》和《Fossora》,探討她如何以聲音實驗拆解浪漫自然觀,轉而提出一種黑暗、混沌而共生的自然想像,為當代生態思維帶來新的感官提問。

「你的靈魂不在場」:當數位永生、慾望控制、意識備份,我們還能說自己活著嗎?

在這個身體可以被強化、意識可以被備份的時代,我們是否還能清楚地指認「我」是誰?當科技、慾望與感官交錯,我們所謂的「靈魂」是否正在悄然缺席?透過六部橫跨科幻、心理、情色與奇幻的電影,我們看見那些在身體與靈魂邊界徘徊的存在——有的試圖重組自我,有的則在幻象與真實中逐漸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