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不為憑:台北當代藝博會顛覆框架

人類仰賴經驗法則理解我們所經歷的事物,如大海是藍的、花是香的、棉花是鬆軟的,透過過往累積的知識協助人們面對未知,無形中也成了認知上的框架,侷限我們的想像。

於藝術層面上,觀者對於作品的解釋,大部分亦來自於過往體驗,有些作品卻無法依此判斷。透過一次次的感官顛覆,累積新經驗,短暫的衝擊化為更深層的思考。藝術家藉由這樣的手法,令藝術創作不再被過往的想像侷限,重新詮釋生活裡的習以為常。

 

 

而將於5月20-22日舉行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精選國際60間藝廊、多達200位藝術家、1000件傑出作品,將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即時特性,透過不同展區、論壇透析出新觀點。

躍出紙面的青綠 / 劉文瑄

劉文瑄作品《香草的天空》,明亮的螢光綠分散在細碎的紙上,隨風吹搖晃,像是鬆軟草皮上。對劉文瑄來說,創作就是與不同的事物進行對話,也是身心靈的交流方式,有如隨筆的插畫安逸舒適,纖細優雅,在壓抑的現代社會下,她的作品帶給觀眾沒有負擔的觀看體驗。透過「內觀」尋回心裡的平靜,劉文瑄透過創作追求身心靈的祥和,明白在創作中最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保持平常心,並視創作為產出自身經驗的過程,而產出的東西是否是藝術,並非由她認定。

感官的輕柔騷動 / 賴志盛

賴志盛2020年於北美館創作的《接近》,在三樓的女兒牆外架設突出的空間,旨在創造出更靠近光與風的場域。而今年的作品《多餘》,從展示現場發想,就地取材,將常見的地毯以再次雕塑的方式,重新改變形狀或樣貌,更討論「日常」與「藝術創作」之間的曖昧性。究竟什麼程度的日常,才能被稱為藝術創作?「即興」這個形容詞對他來說較符合創作時的狀態,他的作品如同羽毛般,輕微撩動感知,卻又在記憶中留下深刻餘韻。

沒有動筆的「畫」 / Karin Sander

德國的觀念藝術家 Karin Sander ,創作著重於顯現物件本質。2004年開始她最知名的《郵寄繪畫》( Mailed Paintings )系列,她將空白畫布郵寄給某人或某地,過程中留在畫布上的郵戳、包裝甚至是灰塵,都成為創作的一部分。展示過程中,畫布的畫面依舊不停改變,甚至也會顯現持有者的生活方式與痕跡。Karin Sander 也以此系列探討藝術家的存在與缺席,繪畫是否一定要動筆?而藝術家又是否一定在場?對舊有繪畫方式再次提出新的詢問。

純粹視覺火山爆發 / Kazuhito Kawai

Kazuhito Kawai 作品既像火山爆發,又像化學反應,繽紛色彩蘊含強烈能量,很難想像材質竟然是陶瓷。其2022年的作品《未来日記》( Future Diary ),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創作上一直以來的特色──流動性、濕潤以及柔軟,光滑與粗糙並存。一方面如同融化的甜美冰淇淋,另一方面卻又有種醜陋的腐爛感,如此極端的反差感造就衝擊性。身為日本迷失世代的一群,作品受到時尚流行很大程度影響,不同於當代藝術嚴謹,Kazuhito Kawai 有種頹廢的嬉戲感。即便外型是陶器,卻撇除了陶器原有的功能性,純粹的作為物件存在。Kazuhito Kawai 曾在接受訪問時說:「我欣慰地意識到靈感可以來自愚蠢的東西,不一定來自複雜的藝術」。而我們的確可以透過他的創作感受到他的純粹,單純的視覺衝擊有時甚至比形式更有力量。

藝術有趣在於兼具各種創作方式,不論柔性或激進,理性或感性,這一切都源於創作者的生命經驗或在意的議題。即便有些相像的作品,創作者關注的核心也不一定相同。觀念藝術賦予藝術更多可能性,以及讓觀者面對作品時能有更多想像與思考的空間。

Event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taipeidangdai

Date / 2022.05.20 – 05.22

Location / 台北世貿一館

Photo Credit / @taipeidangdai ,@kazuhitokawai, laichihsheng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K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