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私奔邀約:開啟飛航模式走進血橙世界

Blood Orange 睽違六年的新作〈Essex Honey〉,是一片游移於不安與慰藉之間的聲音原野。從電子脈動到弦樂與人聲,他以鬆動卻細緻的編曲,勾勒出暫時的庇護。曾與 A$AP Rocky、Solange 並肩創作,如今他將視線轉向內心深處,在旋律與光影交錯間,留下片刻安放靈魂的空地。

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生活的雜訊像厚重的牆壁般壓來,只想鑽進某個隱密的地下廢墟酒吧,隨著音樂,把一切暫時忘掉。這正是 Blood Orange 所建構的音樂世界。不需解釋、不用隱藏,在那裡你能真正做自己,被完全接納。不受規訓的聲音在粗獷的空間裡游移、躁動,耳朵捕捉到的卻是一種難以定義的音色——似男又似女,像被拉遠,又像緊貼耳膜,模糊中帶著騷動,驅動著身體與思緒。感官被牽引,我們抽離現實的喧鬧,切換到「飛航模式」,悄然進入那片只為自己存在的地下桃源。

 

遺世的庇護所

Dev Hynes 的創作總是游移、開放,不落入任何固定的結構或風格:既熟悉又陌生,像記憶中某段模糊的場景,卻難以準確辨認。這或許來自他自身背景的複雜交織——出生於英國 Essex,成長於紐約多元文化的熔爐裡。他的音樂深受當年地下同志酒吧的場域影響,那些地方是無依靈魂的避風港,也是慾望與自由的容器。這些元素交織成他的聲音記憶,如同不斷變形的拼貼:從 Test Icicles 的 dance-punk,到 Lightspeed Champion 的管弦流行,再到如今以 Blood Orange 之名創造出的流動聲景。

 

這樣的質地,也滲進了他睽違六年的新作〈Essex Honey〉——母親過世後的情感出口,也是對家鄉 Essex 的回望。專輯流露出焦躁、鄉愁,以及在亂世中尋找出口的微光。聲音依舊鬆動而敏感,節奏推進之中帶著遲疑,像在開闊空間裡反覆摸索方向。

 

隨著他的聲音,我們得以短暫脫離現實,進入一片無邊際的原野,去辨認、去迷失,也去重新拾起那個尚未被定義的自我。

 

當聲音染上顏色

當我們沉浸在音樂之中,常常伴隨一種難以指認來源的情緒。它究竟是「聽見」的,還是「看見」的?對多數人而言,感官雖然各自分工,大腦卻總能將它們整合成一種完整的情緒體驗。而對 Dev Hynes 來說,這樣的感知更為具體——他擁有一種名為「聯覺」(synesthesia)的感官現象,使視覺與聽覺的界線被打開,彼此轉譯。

 

這不是隨機的錯覺,而是一種穩定的對應關係:當聲音響起,腦海會浮現特定的色彩與質地;而某個畫面,也可能反向喚起旋律的誕生。他的創作因此高度視覺化:鼓點或大提琴刻劃著線條的粗細,薩克斯風像是色塊流動,電吉他的聲響則調控著材質與紋理。有時他甚至先描繪出一個畫面,再讓旋律從中生成。

 

聆聽他的作品,就像走進一張感官拼貼的畫布——旋律是色彩,編曲是光影,而情緒,則在其中緩緩暈染、擴散。

 

這樣的聯覺感,也深刻影響了他對影像的掌控。在〈Benzo〉的 MV 中,瑰麗的造型、層層堆疊的色彩,以及節奏錯落的剪輯節奏,彷彿讓聲音具象成為場景,每一幕都像是旋律的一段延伸。而在新專輯的先行曲〈The Field〉中,他則換上截然不同的視覺濾鏡:畫面空靈、曠遠,沒有明確的敘事,卻讓人感受到某種安靜的流動與抽離,像是將聲音風景以最直覺的方式拉進視線。

 

對大多數聽眾而言,我們或許無法看見音符的顏色,但仍能透過這場感官設計,真切體會到音與畫的交織如何觸動情緒。旋律在腦中化為光影,畫面與聲音彼此牽引,情緒也因此被賦予了具體輪廓。

 

被影像召喚的血橙世界

專輯封面,是理解 Dev Hynes 創作的另一道關鍵入口。他從不採用傳統的歌手肖像,而是從藝術家或攝影師的既有作品中挑選,再置入 Blood Orange 的語境。這些影像並非針對某個主題提供解答,而像是一片開放的場域,凝視時引人思考:在〈Cupid Deluxe〉、〈Coastal Grooves〉中,人物形象誘使你想像身份與身體的意義;〈Freetown Sound〉封面,則關乎群體與愛的連結;〈Negro Swan〉則觸及少數與邊緣身份的處境;至於〈Essex Honey〉,它將視線拉回「成長」與「歸屬」。這些封面並非割裂的選擇,而是隱約構成了聲音的延續。

 

〈Freetown Sound〉封面使用的攝影作品〈Binky & Tony Forever〉:攝影師 Deana Lawson 用一間臥室、一對黑人年輕戀人的擁抱,質樸卻強烈的親密感中,帶有既安全又危險的張力:絲滑布料與冷硬牆面的對照,色彩的組合,就像 Hynes 在音樂中融合纖細弦樂與銳利合成器,安慰卻又隱含不安。這樣的質地呼應讓影像與聲音發出共鳴:我們如何在愛裡尋找庇護,又如何在脆弱中看見力量?

 

Blood Orange 的專輯封面邀請你進入那個既親密又陌生的場域——被旋律與人群同時包裹,短暫卻完整地體驗一個關於愛與歸屬的世界。

 

獻給無處可歸的靈魂

此次新專輯〈Essex Honey〉特別邀請了 Daniel Caesar、Lorde 等風格獨特且極富感染力的歌手,共同編織出細膩而深情的合聲,在游離中卻又隱隱透著淡淡的哀愁。

 

作品揉合了不同年代和情境的聲音:有時是 80 年代舞池裡的合成器迴盪,有時像是夜店中的節奏忽強忽弱,也偶然有意想不到的樂器聲響穿插其中,讓整張專輯在跳動與轉折中顯得多層而不單一。

 

整張專輯以電子節奏為基底,像是某種持續脈動的心跳聲,透出了內心深層的焦躁與不安。但這種不安並不讓人失重,而是被時而清晰、時而朦朧的和聲包裹;大提琴、鋼琴與薩克斯風的細膩線條,像是溫暖的陪伴,輕輕撫慰著。〈Somewhere in Between〉尤其如此:旋律緩緩流動,歌詞輕聲勾勒出暫時抽離、讓自己喘息的片刻,像在喧囂與迷惘之間找到一個安穩的停靠點,既真實又帶著微微的幻境色彩。

 

這是一張關於不安與慰藉的專輯,一處為迷失靈魂搭建的棲息地。如同最後一首〈I Can Go〉所譜出的畫面,彷彿在深夜裡聽見燈光閃爍,光影於空間中輕輕遊走,閃爍希望與解脫的微光。

 

在 Blood Orange 的世界裡,旋律與光影交織著,彷彿私奔進那座地下酒吧。聲音推動思緒流動,合聲、樂器與節奏交織出的層次感,既撫慰焦躁,又讓內心自由起伏。而偶爾閃現的風景讓感官經驗更為完整;閉上眼,就像漫步於無垠原野,讓無處可歸的靈魂暫時棲息,並在微光中觸及那股自由的氣息。

 

Author / Travis C.

Editor / Jonathan Tseng

Photo Credit / Devonté Hynes, Jonathan Tseng

這是宣傳 Banner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