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風景,是存在:從 Björk 聽見自然的毀滅與重生

在藝術、音樂與時尚領域紛紛關注永續與自然議題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跳脫口號式想像,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本文透過 Björk 的三張專輯《Homogenic》、《Biophilia》和《Fossora》,探討她如何以聲音實驗拆解浪漫自然觀,轉而提出一種黑暗、混沌而共生的自然想像,為當代生態思維帶來新的感官提問。
在藝術、音樂與時尚領域紛紛關注永續與自然議題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跳脫口號式想像,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本文透過 Björk 的三張專輯《Homogenic》、《Biophilia》和《Fossora》,探討她如何以聲音實驗拆解浪漫自然觀,轉而提出一種黑暗、混沌而共生的自然想像,為當代生態思維帶來新的感官提問。
在資訊爆炸、成長的時代,Z 世代居於網絡媒體的蓬勃與 M 世代的內斂之間,在矛盾的夾層之中,自我對話、找尋自我與情感表達成為世代之間頻繁對話的焦點。Gracie Abrams 用真摯而透明的歌聲,為迷惘青春注入力量與勇氣。她的音樂不僅展現了愛情與成長的掙扎,也成為一代人心靈的寄託:it’s ok not to be ok。
2022 年獨立影壇備受矚目的劇情片之一《日麗》( Aftersun ),描述來自蘇格蘭的11歲少女蘇菲( Frankie Corio 飾),與即將迎來31歲生日的父親卡倫( Paul Mescal 飾),一同前往土耳其共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