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多或少都曾想過異星生物入侵地球的畫面,籠罩天空的龐然大物,炫目的光線,安靜無聲的降落。無數條線勾勒出一個立體的形體,光線的遊走變換,Janet Echelman的作品常帶給觀者如此奇妙的感受,更被讚為是「今日美國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
我們或多或少都曾想過異星生物入侵地球的畫面,籠罩天空的龐然大物,炫目的光線,安靜無聲的降落。電影《異星入境》( Arrival )中,詩意的畫面與對白,帶出對於生命及過去未來的哲思,以「語言」作為主軸,外星語言如墨般的黑色線條令人費解,透過預言再次驗證人類的渺小與命運的不可逆。無數條線勾勒出一個立體的形體,光線的遊走變換,玄妙的感受彷彿超脫人類存在。
而被讚為是「今日美國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的藝術家 Janet Echelman 以漁網、蕾絲等可穿透的材料作為創作媒材,搭配風與光影,如水墨行雲流水揮灑於自然環境。其作品顏色令人聯想到宇宙的絢爛,更使我們以不同的角度觀看「不確定性」的世界,更營造出似幻夢般的公共空間。在巨大作品的對應下,人們意識到自己也是宏大宇宙的一部分,如同《異星入境》中呈現的宇宙觀,其超越語言的感動讓人歎為觀止。
由書畫起始的光影之舞
1987年,藝術界的大門被重重的敲響,足足被敲了七次,然而沒有人去應門,站在門外的則是從哈佛畢業的Janet Echelman,她被申請的七間藝術學院全部拒絕。Janet Echelman後來決定自習繪畫,同時輾轉去了香港、印尼、峇里島,這也為她的創作帶來了全新的想法,作品更是涵蓋美術、建築、城市設計、航空工程,甚至是參與式創作,而在香港所學習的書畫,在之後的創作也作為在空間中流動形體的參考應用。她的材料從一開始的漁網、蕾絲,漸漸到霧化水顆粒,如2018年的作品《脈搏》<Pulse>,搭配著風以及光影舞了起來,游動到觀眾的眼前,而我們在這如同外星生物般的巨大作品前屏氣凝神,觀看這超絢麗、如同有自我意識一般的生命體。
從作品到體驗
Janet Echelman在1997年獲得了傅爾布萊特獎助學金(Fulbright Program),並打算在印度舉辦一檔展覽,然而開展前作品卻無法送達,最後她決定使用輕盈,而且變化度極高的漁網作為她大型創作的材料,第一件雕塑作品《寬臀》<Wide Hips>也就此誕生。「它們柔軟的表面能展現風一切痕跡,從一個我們只能注視的作品,放大到足以迷失的體驗。」Janet Echelman 提到。
2001年,負責葡萄牙波爾圖的城市規劃師為 Janet Echelman 指引了一條新的道路,他們放大了原有的網狀設計,巧妙的將脆弱的網狀結構與持久、工業性的元素互相結合,在經過三年不斷地實驗,同時又迎接了兩個新生兒後,總算創造出了優雅卻又耐得住風吹日曬的《她的蛻變》< She Changes >的纖維結構,可以作為她身份以及創作轉捩點的代表作。
一天中的《1.26》微秒
Janet Echelman 的創作時常結合當地的環境與氣候,有時候甚至帶點禪意,清淨同時寂定,為忙碌的腳步中,帶來一種悠閒舒緩。2010年開始, Janet Echelman 接受美洲雙年展( Biennial of the Americas)的創作委託,開始創作長達三年的<1.26>,同時也是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
<1.26>的概念源自於智利的地震及海嘯的研究數據,研究文章中發現地震震度加快了地球的自轉,使一天的長度縮短了1.26微秒,於是她開始集結智利地震引發海嘯的高度數據,編製出海嘯的波浪振幅。在Lumiere的燈光節慶中,這件作品邀請觀眾參與,觀眾回答手機中的提問,其答案直接對應於顏色,這些顏色將按投票比例投影到漂浮在頭頂的網狀結構上,其顯現的樣貌是大部分參與者的意識投射,在這件作品中,虛實得以融合展現。對於野生動物的潛在影響,Janet Echelman則是宣稱網口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中的灌木叢相似,動物可以輕易地避開。
面對宇宙我們都是如此渺小
Janet Echelman曾提到:
「我喜歡為真實的世界來創作,這些作品不是在一個「白盒子」(Whiter Cube,代指美術館)里的,那裡有準確而精緻的展出環境,其觀眾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知群體。然而現實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具有不確定性的。」
透過Janet Echelman的作品望過去,看到與以往不一樣的景色,作品的顏色更是令人聯想到宇宙的絢爛,在自然的環境下,作品全權交付給世界,使我們以不同的角度去觀看「不確定性」的世界,更營造出似幻夢般的公共空間。在巨大作品的對映下,人更顯得渺小,從而意識到自己也是宏大宇宙的一部分,對於世界的想像也隨之改變,其中的感動可想而知。
我們對於科技的想像通常都是冰冷而有距離的,然而對 Janet Echelman 而言,科技不單是連結人與人的方法之一,同時也讓藝術變得平易近人。藝術、科技、建築,一方面提升城市品質,另一方面多種元素的結合,為我們帶來更強而有力的感知體驗。 Janet Echelman 以其精密的計算與推演,成功觸碰到觀眾內心那柔軟感性的一角,運用不同的材料將我們對於「人」之外的想像展現出來。
Editor / Asta
Author / Kuan
Photo Credit / Artichoke, echelm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