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藝術刺進肌膚,刺青登場當代場域!

自古至今大眾看待刺青不乏帶著有色眼光,無論是受制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傳統思想,抑或是將刺青與幫派劃上等號,歷經大眾誤解與無數溝通後,近幾年逐漸以藝術形式、群體認同、紀念性質等不同面向被理解。而刺青作為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如何展示表現於肌膚之上的藝術也是課題之一。

早期在中國,紋身被稱為刺青、涅或是文身,被視為是中國東南部和南部越族的野蠻習俗象徵,其紋身可以參見《百越》這尊人像,從秦朝開始則轉變成一種懲處(墨刑);有時則是誓言,例如岳飛背後紋上的「盡忠報國」。

紋身在西元前三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在日本紋身多用於情感表現,例如游女與客人將對方名字紋於身上,表示愛意,或是武士之間表示誠信的誓約。紋身文化在19世紀下半葉達到鼎盛,同時轉變成一種華麗的藝術形式,在浮世繪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紋身的出現,例如歌川國芳所繪製的《浪裏白條張順》, 給人一種驍勇善戰的印象。

然而在美洲國家,一開始並沒有符合「 tattooing 」(紋身)的詞語,他們多用 prick(刺)、 mark(標示)、 stamp(標記)、 burn(燒)或 embroider(繡刺) 來形容這個動作。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雖然紋身轉為社交上的流行,然而位於法國的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 (或稱 Haussmann 男爵)則依舊對刺青持負面態度,在粉刷巴黎教堂內部時表示:「這種作法讓我感到野蠻人用紋身代替衣服,來掩蓋他們的裸體。」

其實跟醫療有關?

書面記載最早的紋身者的發現可以回朔到1991年,在奧茲塔爾阿爾卑斯山脈地區附近的冰河發現的奧茲冰人( Ötzi ),Ötzi 共有61個紋身,考古學家發現他身上的紋身,部分位置與針灸穴位有所關聯,而另一位耶穌會傳教士, Joseph François Lafitau 間接證明了紋身與醫療的關係,他在書中記錄:「下巴的某些神經與牙齒相連,他們通過紋身這些神經,來抑制牙痛的傳遞。」

進入當代藝術的難關

紋身如今已經被視為一種潮流,然而即便跨過這極高的門檻,另外需要面對的問題,似乎也在紋身藝術家以及畫廊之間的合作和呈現方法,紋身與傳統的藝術不同處在於,它並非是可以輕易放在檯座或是畫框中呈現,若以這些方式展示,我們似乎就喪失了一些屬於紋身的特殊性。日本的紋身大師「三代目雕佑西」中野義仁 Yoshihito Nakano 相信紋身只能在皮膚上呈現,他曾提到:「我畫的生物只能活在某人的皮膚上。被描繪的生物一旦進入他或她的皮膚,兩者開始一致呼吸,當它的主人死亡時,它們也是如此。」而另一位紋身師 Takahiro Kitamura 更明確表示:「很多大眾都認為我們是藝術家,但我認為美術界不知道如何對待我們,他們無法擁有我們。」

紋身新選擇

提到紋身我們或許會想到它的永久性,雖然現在可以透過醫療技術將它去除,然而對圖案的喜新厭舊或是忍痛程度,都成為眾人是否選擇永久紋身的原因。「 Mehndi 」又稱為漢娜彩繪( Henna Tattoo),顏料取自指甲花,其中的指甲花醌與人體肌膚的角質蛋白作用結合,產生紅棕色 Henna 圖騰約1-2週才會隨著代謝淡去。這個傳統並非來自印度,早先跟隨眾人移動從北非而來,卻可說是印度將其發揚光大,直到現在傳入歐美,風靡一時。新娘結婚當天繪於手上的裝飾,同時也包含著祈福的意義,顏色越深,越能得到另一半的愛。據說只要彩繪沒有消失,新娘就可以免於家事,而這項技藝也使女性有更多的社交機會。

當代結合紋身

近年來紋身更被當作一種創作方式,藝術家 Wim Delvoye 以在活豬上紋身聞名,而歷經漫長的刺青痛苦後,脫下的「豬皮紋身」售價則落在100萬到150萬之間。Fabio Viale 則似乎將紋身做較為「良好」的轉換,他在大理石複製的經典雕像上,利用化學方式使顏料滲入,也使用真實罪犯的刺青,例如《米洛的維納斯》( Venus de Milo ),藉由「複製」雕像的過程不僅令他能夠更了解這些作品的藝術家,同時也在生與死,神聖與褻瀆之間做連結。而 Nicole Wilson 以自己的血液仿照 Ötzi 的紋全身,最後在身上留下深色的疤痕,痴迷於將自己與歷史相匹配的想法,就好像我們可以壓縮時間。

癡迷於紋身

紋身有著強烈的文化精神,不只綺麗,更具有私密性,有人認為紋身是賦予身體自我意識的象徵,或者如同原住民的黔面,是重新樹立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就宗教而言,也可能作為信仰符號以及信念展現。而日本的極道則有著「入れ墨」(入墨)的精神,紋身不只與個人歷程有關,也與他們所屬群體精神聯繫,透過紋身凝聚幫派向心力。紋身作為一種耗費精氣神的專業,堅持到底的毅力同時也是紋身師傅必備的條件,透過虔誠的一針一針,在紋身期間,得以短暫的參與被紋身者的人生故事。

紋身的起源多已不可考,也始終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紋身不僅只有一種意義的象徵,意涵更是會隨著執政者而有所改變,也包含我們如何了解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Editor / Asta

Author / Kuan

Photo Credit / Nicole Wilson, ZOZIOS ‘MEETING THE MASTER(S), lifestyle asia, wim delvoye, a-hospital, archaeology news network,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