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暱稱「貓王」其實只流行於華語區,來自「 The Hillbilly Cat 」與「 The King of Rock and Roll 」的結合。前者是剛出道時被取一個略帶輕浮的綽號,意為「南方的小伙子」;豈能想到,這個小伙子日後成為了流行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被冠上了「王」的稱號,迴盪了半世紀之久。
搖滾混血藍調
貓王的音樂起點始於 Memphis,這座被音樂灌溉的城市同時也是藍調之王 B.B. King 的發跡之處。自小居住在黑人聚落附近,他沐浴在黑人音樂那鮮明的節奏中,並將自身白人家庭常接觸的鄉村、福音音樂結合,融會貫通而成其獨特的風格。
在那個較保守的年代,破格性的創意容易被安上異端之罪名。但貓王卻將兩種對立的風格結合得恰到好處。他渾厚的聲線足以演繹各種情緒張力,有力的歌曲充滿張力又不失輕盈,唱起情歌更是有著無限柔情。他的演唱如此狂妄而自由,任何歌曲都能以一種新方式處理,那是屬於他的靈魂創作。
貓王的正字標記
每年萬聖節總是會看到有人梳起貓王招牌的 Rockabilly 油頭,或是戴上 Sideburns假髮,配上一席閃亮的流蘇套裝,宛若回到50年代的風華盛事。但打扮亮麗並不足以讓貓王成為經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演出時誇張的身體語言:搖頭、扭腰、擺臀、抖腳。這些動作不是經過設計編排的舞步,而是表演當下即興而生,因此更顯難得——看似隨心的舞動,後人模仿卻難以到達他的風騷。
如今,在演唱會現場隨著節奏擺動身體好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在搖滾以前,人們的習慣其實是靜靜坐著聽演出。貓王的歌融入藍調的明快節奏,而一系列誇張的舞動,正好強化了音樂的律動感,讓他的聽眾更能進入歌曲,不自覺隨著他一起擺動。保守份子因貓王抖動跨部的動作將其貼上低俗的標籤,但年輕人卻視其為「叛逆」的象徵,貓王頓時間也成了性感、風騷的代名詞。
偶像的偶像,創造時代意義
貓王一生發行的唱片不下百張,在他過世後仍然不斷發行精選輯,且持續長紅,全球總銷售量已突破10億張,是流行音樂史上唱片銷量最高的藝人。
貓王因站上舞台而成功,而他的成功啟發了後世所有音樂人站上舞台, John Lennon 也是貓王的死忠粉絲,他曾在一段訪談中說道,“ Without Elvis, there would be no Beatles. ”
有趣的是,Beatles 曾經是貓王的競爭對手。1964年開始歷史上第一次英倫入侵,Beatles 征服了歐美流行音樂市場,使貓王「搖滾樂之王」的地位備受威脅,但他在1967年發表了福音類型的歌曲〈 How Great Thou Art 〉,為他奪下生涯中唯一一座葛萊美獎,即使以狀態不如從前,他仍以實力證明其無可動搖的地位。
臺灣觀眾也曾深受貓王的風範著迷。1991年楊德昌導演的知名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片名《 A Brighter Summer Day 》便取自貓王《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裡的一句歌詞。劇中小男孩們粗魯的刷著電吉他,嘴裡嚷嚷著要唱貓王的歌,樂團名字更是直接取為「小貓王」。
走向和平的音樂
搖滾樂降世之初,白人社會將其視爲黑人之間的三流音樂,就像他們眼中那些次等人一樣避之唯恐不及。而貓王的橫空出世毫無預警的動搖了整個美國種族文化的歷史根基。搖滾樂本身即是融合藍調、R&B、爵士與福音音樂的產物。在戰後的50年代,搖滾音樂的「融合」延伸到了音樂之外的層次,群體間和平共處的可能被懷著反戰思想的青少年們寄託於音樂中。貓王的音樂、打扮、舉止,正好搭上這急於擺脫舊制、渴望變革的自由浪潮,在混沌中成為青年靚女心之所向的那一絲神性。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樂見於此,即使貓王本人也曾多次表示對有色人種的尊重,以及肯定黑人族群對搖滾樂發展的重要性,仍然有人質疑他在剽竊黑人文化。黑人歌手 Paul Robeson 曾表示若他的音樂人朋友 Chuck Berry 是白人,也可以輕易獲得相同地位與成就。
綜觀而論,搖滾混血提供了種族關係紓解的可能,在巨大商業成功之下,白人青年得以從音樂接觸黑人文化,潛移默化地改變種族主義形成的固有思維。在資訊封閉的年代,貓王的閃耀驅散了籠罩黑人族群數百年的黑暗。黑人創作歌手 Little Richard 便曾表示感謝貓王打開音樂的大門,「讓我可以安心走在路上」。
貓王狂放不羈的形象為時代開啟了一個可能性,就結果而言,現在那幼苗已經以搖滾樂的姿態於世界豐盈。其舞動的身姿、濃稠的聲線、柔情的雙眸,從髮梢滴落的汗珠離不開舞台,而台上的他是如此完美,完美到後世不可能再出現第二個貓王,因為我們永遠會在音樂裡遇見他。
Author / Rex Tong
Editor / Asta Chang
Photo Credit / graceland, wikipedia, vogue.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