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肆虐時,人們認為瘟疫源自惡臭,而香水即為解藥,香氛甚至可以淨化靈魂。而廣藿香如同香水的基底,帶著泥土香氣如下過雨的大地,混濁中帶點清新,為香水增添層次、勾勒幻想。
氣味能召喚人的情感記憶,若有似無、稍縱即逝,看不見其存在,卻在人類歷史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古埃及人將香水用來沐浴泡澡、製作木乃伊的配方使用,更記載了最早的配方「西腓配方( kyphi )」,以沒藥、松脂、乳香、葡萄酒、蜂蜜等十六種材料複方調配。黑死病肆虐時,人們認為瘟疫源自惡臭,而香水即為解藥,香氛甚至可以淨化靈魂。宗教上將焚香視為與神祇溝通的途徑,香水( perfume )一詞源於拉丁文「 per fumun 」,有著透過煙霧之意。宋朝也曾有著隔火焚香的「香道」,香道傳入日本後發展成傳統藝道。
十八世紀,中東國家將曬乾的廣藿香放在絲綢、羊毛中防蟲蛀,傳到歐洲後便成為歐洲人對於異國香味的印象;香調輪中的東方調( oriental )多用辛香料如樹脂、麝香、琥珀、膏香等中東、印度香材,滿足人們對於想像中遠東的神秘遐思。廣藿香帶著些許泥土氣息,為天然的定香劑,豐富香水的層次,讓香味濃郁沈靜。
居家常備芳香植物
廣藿香( Patchouli )植物原產於亞洲熱帶,搓揉葉片後散發香味,可作為驅蟲、殺菌、安定心神使用,為家庭常備草藥。名稱與印度盛產織品的地名相同,1820年印度出口的紡織品為防蟲蛀,於布料中間夾進乾燥廣藿香葉片,其獨特香味隨著貨運船飄洋過海至英國,成為印度進口註冊商標。而廣藿香作為中藥主要使用功能是治療夏季感冒,頭痛、腹瀉、嘔吐等,祛暑解表、化濕和胃。
香水定香功臣
廣藿香精油以葉子跟莖曬乾蒸餾製成,如下過雨之後空氣中既新且濁的大地,中和新生草地與泥土混濁的氣息;與花香、果香等較歡快討喜的香調不同,廣藿香帶點土質的「濁」香如藥草般隱約,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氣味,卻頻繁地作為調香時定香後調使用。香氣頻率低且持香,隨著時間越長越濃醇,將其他容易逸散的高頻率香氣如花香安定下來,為簡單純粹的味道增添層次,使其豐富深沈。因此常作為香水基調使用,增加深度與質感。
嬉皮身上的味道
1960年代強調「 Make Love Not War 」的反戰風潮對於人民的影響不僅是思想上,同時也擴及生活。嬉皮們將對於西方體制的強烈不滿投注於街頭倡議,亦因反民族主義轉而往東方追求身心靈的滿足與慰藉,於是代表東方的香調如檀香、廣藿香、琥珀等順勢而起,靈修、冥想成為時尚、雅痞活動。波希米亞式生活型態隨著香味附著於布料,而廣藿香帶泥土的氣息與嬉皮文化中注重環保、回歸自然的特點不謀而合,廣藿香氣味情境因此帶點常規以外的不羈浪漫。
名自維納斯之島的香水/Coty Chypre
從第一印象到香調的客觀描述,引出情境聯想,每次嗅聞都宛如旅程。味道是主觀的,儘管同一支香水於不同環境使用仍然會引發人的不同情緒與想像。調香即是以複方召喚回憶,而使用廣藿香的經典香水配方之一便為1917年法國調香師 Francois Coty 的 Chypre ,以 Cyprus (賽普勒斯島)為名,定義了柑苔調/西普調( Chypre )。融合了柑橘調前味(檸檬、佛手柑、馬鞭草等)、花香,並以廣藿香、苔蘚、勞丹脂等木質調作為後味,以帶點私密的飽滿陰鬱,勾引出奢華性感氣息。
青春歲月最美的瞬間/Byredo Slow Dance
瑞典品牌 Byredo 與調香師 Jérôme Epinette 合作以東方琥珀調香水「 Slow Dance 」重現每個人心中畢業舞會的那支慢舞,即將蛻變成長的少男少女帶點清純的躁動不安,隨著紅沒藥煙燻感的蜂蜜氣息,天竺葵、勞丹脂的清新軟呢,基調以香草甜感與廣藿香襯出層次,讓興奮與害臊隨著舞步來回擺盪、忽近忽遠。
危險的黑中之黑/Tom Ford Noir de Noir
「 Noir de Noir 」以黑玫瑰的花香,佐黑松露、廣藿香、烏木的土壤氣息,淡化花香的甜美與陰柔;調香師 Jacques Cavallier 與 Harry Fremont 保留如奶酒般甜膩醇厚前調,模糊男、女香的界線,加進松露、巧克力等食物調與木質調廣藿香、沉香增添層次,將「危險的味道」演譯得很有畫面,適合秋冬冷冽中的一抹馥郁。
廣藿香帶藥草、泥土的調性或許對某些人來稱不上是「香」,卻也有一批死忠擁護者獨鍾其醇厚陰暗的層次感。如咖啡和酒那樣,其中苦澀和韻味,總是需要經過時間方能體會、進而懂得欣賞,而情懷已是後話。
Editor / Asta
Author / Asta
Photo Credit / Who What Wear, Byrdie, Araldica Vini, The 6 Million Dollar Story, Jamie’s perfumes, Time, My Perfumes, Wikidata, Frater Perfumes, Favim.com, History.com, Moe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