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精品更夢幻!無法收藏的旗艦店建築

人們對於品牌印象的認知除了建構於商品本身,商標、視覺、設計、櫥窗,甚至店內的氣味,都會影響。然而在電商興起、網路購物蓬勃發展趨勢下,實際造訪商家已經不是購物的唯一途徑,虛擬實境真的能夠取代現實嗎?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師打造旗艦店的精品品牌,除了創造話題外,也讓商店建築成為景點,加強顧客品牌忠誠度與造訪意願。

Hermès Amsterdam Store / MVRDV

MVRDV 建築事務所於2016年完成 Crystal Houses 位於精品街 PC Hooftstraat,一樓作為 Chanel 旗艦店使用;而於2019年易主 Hermès 重新開幕。從前行人與店內顧客透過玻璃磚看見另一側的模糊人影移動,隨著二樓的開放,互動性更加強烈。赤陶磚與玻璃的材質反差令人嘆為觀止,磚牆像是逐漸向下溶解了一樣。兼具傳統與時尚,延續當地街道的建築風格及摩登美學混搭,除了吸睛外,透明玻璃讓路過行人能一眼望穿,關注建築原本的樣貌。來自義大利 Poesia 玻璃製造團隊打造可回收玻璃磚,並且利用德國品牌 Delo Industrial Adhesives 所製的強力膠水相互黏接,使其堅固程度堪比混凝土。暖棕、焦糖色調室內設計由 Hermès 旗艦店御用法國設計事務所 RDAI 操刀,試圖回應阿姆斯特丹地景與建物,並貫徹品牌形象於店鋪中。

Chanel Boutique in Seoul / Peter Marino

Peter Marino 與 Chanel 合作25年,將品牌現代、優雅、簡約、永不退流行的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最知名的 Chanel N°5 香水包裝也是其傑作。Chanel Seoul 位於清潭洞附近,作為第十個於南韓落腳的歐洲時裝屋,大量使用黑色鏡面與火山石,呈黑色不對稱立方體堆疊,力求粗獷主義與現代主義的平衡;強調材料、紋理、光澤,將精品的奢華與質感體現於精準的細節。Peter Marino 也曾於受訪時表示他對於自己為 Chanel 設計的作品感到自豪,因世界上再沒有任何建築與其相似。

Louis Vuitton Maison Seoul / Frank Gehry

Frank Gehry 被稱之為「建築界的畢卡索」,以解構主義建築聞名,於韓國的第一件作品即為 Louis Vuitton Maison Seoul,以華城、韓國鶴舞作為靈感來源,將他造訪宗廟花園( Jongmyo Shrine )時感受到的自然景觀與建築和諧之美,十八世紀的韓國古蹟華城( Hwaseong Fortress )及東萊鶴舞( Dongnae Hakchum )的優雅舞步為靈感;延續巴黎 Louis Vuitton 基金會的船帆式曲面玻璃建築語彙脈絡,及一貫的不規則開放式結構。值得一提的是內裝由美國建築師 Peter Marino 設計,以色彩鮮豔的擺飾與藝術品妝點店內,與純白透明的外觀形成對比。一樓零售空間包含男裝與女裝,四樓的藝術區 Espace 於開幕期間展出 Alberto Giacometti 的雕塑作品,作為 Louis Vuitton 基金會經典藝術品收藏之一,無疑是錦上添花。

House of Dior Seoul /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相較於其他建築多為立方體,House of Dior Seoul 像是一座大型雕塑,矗立首爾街頭。由普立茲克獎得主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作品,入口處如貝殼,兩片柳葉刀形靠攏形成拱門,剪裁般行雲流水,邀請行人一探究竟。外觀以高級訂製服般皺摺與柔軟特性為靈感,如裙擺飛揚、又似花朵綻放;玻璃纖維外殼作為結構支撐,並以飛機規格裝配。內裝部分同樣由美國建築師 Peter Marino 操刀,搭配木材、漆器、皮革、藝術品;大廳懸掛韓國藝術家 Lee Bul 吊燈作品,法國雕塑家 Claude Lalanne 的長椅和藝術家 Hubert le Gall 和 Hélène de Saint Lager 的家飾。

Prada Boutique Aoyama / Herzog & de Meuron

外觀由曲面玻璃磚拼接成平行四邊形網格,簡約而具識別性;根據觀者站的位置不同,外牆的光線折射晃動,光景瞬息萬變。垂直面於結構上支撐馬鞍狀的屋頂極具視覺效果,而水平管線、樓板配置、立體格柵設計也提供更衣室的隱密性。建築內部是流動的,每層樓相互連結不區分樓層,可被視為一個連續空間。Prada Boutique Aoyama  周圍都是矮房,讓它成為暴露醒目的區域地標。功能上也不只是擔任零售的店面,而是保留空地、創造廣場,如遊樂園般,讓人們因其知名度而好奇造訪、作為集合會面點、甚至消磨時間等。結構、空間、外觀可以被視為三個獨立個體,在這裡,每個可見之處都能同時符合三種功能。用於展示的材質不是超級人造材質如樹脂、矽利康、玻璃纖維;就是自然材質如皮革、苔蘚、多孔木板材,對比鮮明而極端的材質選擇擴充了空間風格,讓傳統與前衛並存,各據一方。

品牌旗艦店除了零售功能兼具展示,與強化品牌形象,讓精品不只是每一季發售新品,而能體現於建築與內裝。當購物行為能輕易透過網路達成,如何能創造不同凡響的體驗成為品牌的首要之務。

Editor / Asta

Author / Asta

Photo Credit / Yong Joon Choi, ArchDaily,  WWD, Arquitectura Viva, divisare, Frame Magazine, Peter Marino Architect, dezeen, urdesignmag, Kyungsub, Shin Metalocus, World Architecture Community, Yellowtrace, The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