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
日復一日的生活亦能是假期,開箱水相設計打造之 Vacanza 全新基地
翻轉視野,打開視界:第 17 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頒獎典禮,釋放設計動能!
第 17 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頒獎典禮暨設計師之夜( TID Award )於 9 月 20 日圓滿落幕,今年 TID Award 頒獎典禮再次選址「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舉辦,以「翻轉視野,打開視界」為主軸,特別規劃得獎者座席於舞臺中央,讓得獎者本次以不同以往的視角參與典禮,打破觀眾席單一視角來自臺下的框架。
老建築未盡的生命續章,在歷史中住一宿
隨著疫情後旅遊快速復甦,如今旅客在選擇住宿時更注重「獨特性」及「在地性」。城市中的老建築成了旅宿新寵兒,其建設於城市發展早期,地點緊鄰核心區域;活化後的建築承接了城市豐厚的歷史韻味,讓睡上好覺之餘,更多了「故事性」。
百年町屋成為城市中的山林入口,「0km山物所」台北登場
走進假期般的建築,專訪設計先行者 MAUD 主理人 Max:The Lazier The Better
專題|震撼彈投下後的永恆: Art Deco 和建築碰撞出什麼火花?
Art Deco 無法用簡潔的敘述來加以定義,其融合多個時代、地區及文化的美學元素,從物件、家具的裝飾設計延伸至建築空間的氛圍,透過精細工藝、珍貴材料與異域美學,深深影響 20 世紀上半葉歐美上流社會的生活想像。
如果有什麼地方能夠超越生死,墓園便是最接近永生的居所
自然瀰漫的氤氳之氣,治癒身心的浴場
從歐洲群山之間到南美的溪谷中,溫暖的湧泉成為了人們跨越文化、種族藩籬的共同享受。從古到今,圍繞溫泉而生的公眾空間與文化活動一直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如今,浴場更透過質樸原始的材料與精心安排的景緻,承接天然的湧泉景觀,成為串連人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空間感知體驗。
除了鋼筋水泥以外,建築中還能使用什麼看似「脆弱」的材料?
建築可以用軟木包裹嗎?如何用玻璃撐起磚造的街屋?對於「材料」的思考可以說是建築與設計領域最基礎的要素之一。柔軟或堅硬;粗糙抑或光滑,各種結合自然與人工的材質形塑出我們日常生活的時空路徑,也無時無刻影響著身心靈的感官體驗。從古至今,建築師努力掌握、超越甚至扭轉材料原有的特性,在結構、空間與概念之間推演出精彩的對話,不斷開拓出對於建築的新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