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城市畫上一條想像的虛線,惟上工務技研所如何展示生活的可能

受當代社會實用主義影響,人們期待建築具有功能性,而沒有功能的建築又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踏進惟上工務技研所,眼前這幅瞬息萬變的畫作是陽光的腳印、是石雕與水的對話、是風的喃喃細語,讓人彷彿有在美術館觀賞作品的錯覺。

公領域與私領域的交集

自十九世紀以來,美術館作為現代主義式的藝術殿堂,被稱為「白盒子( White Cube )」的純白空間以白牆、白色天花板、灰色軟膠或木質地板為標配。作為公開展示藝術品的空間,美術館的空間為展示功能規劃,留白也是為避免任何顏色影響作品的視覺呈現。美術館中的時間並非呈線性往前,藝術家將作品定格於最完美的瞬間,彷彿試圖杜絕任何介質,如時間、氧化、腐朽等干擾「展示」行為。

 

人們對於公私領域的期待不同,公領域帶著適合所有人的公共性,而私領域則是強調個體差異,以及居住者的感受。住宅空間屬於私領域,與美術館相較起來具有私密性,帶有個人偏好、習慣、生活痕跡,如有機體那般,隨著居住者的個性變化出豐富的樣貌。樣品屋可被視為公私領域的交集,讓住戶能在展示空間預視未來生活可能的形狀,如同一幅願景,讓人們投射美好的想像於空間中。然而生活的樣板,又該如何揣摩與演繹呢?

 

由鉅建設的惟上工務技研所由曾獲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陳瑞憲擔任總設計,延續座落國立臺灣美術館對面、以美術館為概念的住宅「由鉅大恆」,將「永恆」作為創作脈絡,放大空間中軟裝的重要性、強調藝術作品與人的互動關係,如同將美術館搬回家般相互映照。

 

(透過白盒子般的空間營造出宛如美術館的公共性)

將桂離宮解構再重組

而規劃惟上工務技研所時,總設計陳瑞憲以日本京都桂離宮為靈感,巧妙搬演日本石雕藝術家和泉正敏與景觀建築師吳書原作品,彷彿現代園林建築般,自然景緻與人造建設相得益彰。

 

桂離宮( かつらりきゅう )建於日本江戶時代,「離宮」意指皇宮外的宮殿,為智仁親王的別莊。其被視為日式美學的上乘之作,引桂川之水入庭園作為池塘,茶屋的窗戶都對庭園內,讓人能夠盡情欣賞庭園景緻;庭園中大小、顏色不同的石頭層層疊疊,讓地面不只是一個平面,更有了層次感,如山巒連綿。

 

桂離宮的美經由美籍日裔攝影師石元泰博( Yasuhiro Ishimoto )一系列作品,驚豔西方世界對於建築的思維。桂離宮獨有的東方美在影像中更顯得嚴謹、靜謐,榻榻米的筆直線條及方正格局卻與西方的現代主義建築不謀而合。松琴亭的室內拉門更是以「市松模樣」為名的藍白格紋,大膽新潮,顏色對比強烈讓人耳目一新。

 

(設計師擷取桂離宮「市松模樣」的格紋元素,以鏡面方式呈現)

運用框景聚焦空間

惟上工務技研所被定位為「生活美術館」,讓奢華與舒適並存,同時保留大量空白,漫步其中彷彿置身美術館,而眼前的風景即為藝術品。以常見於中國古典園林建築中的框景( Enframed scenery ),限縮視野讓觀者更聚焦,空間看似空曠留白,反而保有更多想像空間。室內/外透過牆壁與落地玻璃而有了疆界,卻也因近景與遠景的堆疊,產生內中有外、外中有內的互文性。

 

(框景常見於中國古典園林建築)
(使用框景技法更凸顯日本石雕國寶大師和泉正敏作品的震撼,令人歎為觀止)

氣勢滂薄卻內斂

日本國寶石雕大師和泉正敏以劈裂法聞名,作品中的每一塊石頭都經過雕鑿,卻看不出人為的痕跡,不禁令人思忖鬼斧神工與人造自然的界線。偌大的空間中只有一張長凳,讓觀者可以在沒有多餘干擾的情況下,細細品味光線在石頭紋理上形成的明暗對比,風吹過輕輕撩動水面留下的波紋,以及晴時雨時、白天黑夜不同的意境。石雕僅是靜置,卻透過與自然元素的互動而帶有動態感,石與石之間的距離也不是隨機,是精心計算後營造出的從容。

 

(水面與不銹鋼鏡面反射與折射層層疊疊,在靜止的石雕中創造動態感)

人造自然中感受侘寂

所謂「日式美學」實際上是籠統而概括的稱呼,其中包含了某些哲思如侘寂、物哀、幽玄,透過理解殘缺、回歸本質等欣賞物、欣賞腐朽的過程,達到自在自適的境界。「侘寂」帶著神秘而無法看透的韻味,但作為一種「風格」也有部分容易被理解與仿效的元素與形式,如簡單質樸、大地色系、風化木、枯枝等。而枯山水( かれさんすい )作為寫意園林的表現手法,以碎石代表海洋,石塊代表島嶼,透過沒有水、卻描繪出水流的庭園讓人感受到清淨,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惟上工務技研所在空間中保留了看似未經雕琢的粗糙感,讓人們對於完美的執著與拘謹能夠有喘息的空間;重新詮釋枯山水的奧義,和泉正敏的石雕與吳書原的景觀作品,作為無時無刻靜止的一幅窗景,每分每秒都有些微的不同,卻又不會輕易的因為時間而改變風貌。如同以宇宙的維度來看,世間萬物皆如水波紋,因風的輕擾而掀起皺摺,而本質是不會因此改變的。

 

(景觀建築師吳書原作品與和泉正敏的石雕堆疊出宛如自然景觀的人造之美)

映照出生活的模樣

以鏡面讓空間看起來更寬敞已經不陌生,位於台中國家歌劇院對面的惟上,除了利用框景凝聚視線,更搭配鏡面讓石雕透過鏡像完整;帶著霧感消光的鋼材與清澈水面的接壤之處,保留反射與反射之間絮絮叨叨的對話。上方的留空除了讓天光大作時於石面、水上流淌,也讓觀者能透過孔隙看見藍天與周遭建築,在水泥叢林中保有一方清淨,卻也能在一瞬間回到都市的熙攘中。

 

(於惟上工務技研所的不同角度,可透過縫隙看見台中市景)

「奢華」不一定是來自於財富的豐厚,心境上保有餘裕、保有寬容,讓感官保持敏銳,才能在塵世中不至於匱乏。許多人對於空間的最大追求莫過於「舒適」,住宅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具有展示性,透過傢俱的選擇、空間陳列,從小細節讓住戶與訪客都能感受到品味。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Asta Chang

Photo Credit / 由鉅建設, Asta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