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塊板到一部片,他們滑了多遠?那些滑板人沒成的招,只有攝影師看到

滑板文化與街頭息息相關,作為街頭運動重要的代表之一,於 2020 年成為奧運的運動項目。除了滑板人、板場、品牌經營團隊外,滑板文化中還有一位極為重要的幕後功臣:滑板攝影師。想拍攝滑板人,絕對不可能扛著攝影機跟在後面跑步,得先學會滑板,才能看見街頭最值得被紀錄的人事物,並且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又或者是,本身身為滑板人在鑽研精進攝影技巧後,成為紀錄街頭最忠實的眼睛。他們不僅捕捉滑板人從練習、挫折到成功做招的瞬間,更將滑板發展至今的各個階段,以及街頭所發生的一切帶到世人眼前,如同在說: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第一部滑板電影 / Skaterdater

滑板電影的必要環境少不了生活與城鎮的描繪,《 Skaterdater 》這部 17 分鐘的短片沒有對白,電影前五分鐘一群滑板男孩在南加州 Torrance 的小鎮街上,赤腳踏著流暢的線條和步伐,光是開頭就足以讓人沈浸在滑板的魅力。不過導演 Noel Black 想講述的其實是男孩追求女孩的故事,最終卻成為影響著後世的滑板電影。

 

像是《 Skaterdater 》中有許多貼近車輪的極低角度鏡位,是使用懸臂掛上 35 mm Éclair 底片相機,騎乘自行車拍攝滑手的速度與線條,這部短片後來也由學院電影檔案館( Academy Film Archive )修復,其中男孩的滑板也成為滑板名人堂和博物館紀念品之一。就算它本來不是一部關於滑板的電影,卻體現出滑板融入文化的街景。

 

魚眼鏡頭與VHS的美學基調 / Shackle Me Not H-Street

事實上,滑板運動是一種自由和自我表達的方式,並且美國大多數城鎮在某處都有一條街,象徵著包容、非排他的街。所以滑板手 Tony Mag 和 Mike Ternasky 創立的「 H-Street 」,在 1988 年上映《 Shackle Me Not 》入侵年輕人的 VHS 播放器,滑手們在 4:3 比例畫面中迅速入鏡又出鏡,滑板攝影師和他們保持安全又生動的距離,再加上廣角和魚眼鏡頭完整囊括動作,把滑板人最原始、活力且刺激的一瞬活現眼前,鏡頭輕微的晃動和抖動,為畫面帶來極致的張力和速度。

 

魚眼鏡頭和龐克配樂奠定了滑板影片的美學基調,VHS 攝影機更帶來滑板影片爆炸性增長,它是 80 年代的視覺日記,經濟實惠、便攜易用,快速 zoom in、zoom out 的手感,更製造一種垂手可得的日常景緻。像是 90 年代《 Video Days 》、《 Welcome to Hell 》等作品也滋生了一眾滑板新星。這些滑板人逐漸從城鎮走向全球,而他們在滑板影片中做的事,就是將街頭真實上演的風格、獨特與精神記錄下來並持續發酵至今。

 

最寫實的街頭文化 / 衝擊年代 Kids

為了將街頭最寫實的樣貌呈現,1995 年《 Kids 》從編劇到所有演員全部都是街頭認識的滑板少年,出現在電影中的 Jefferson Pang、Alex Corporan、Peter Bici、Justin Pierce 全是職業滑手。導演 Larry Clark 跟著滑板人四處鬼混將近四年,甚至以 50 歲的高齡開始學滑板,滑板少年每天約在 Supreme 店裡碰面,再一起去華盛頓廣場公園或布魯克林大橋閒晃、玩滑板,並雜揉毒品、性愛和暴力的紐約青少年生活樣貌。

 

導演 Larry Clark 紀錄滑板少年鬆垮隨性的風格,女主角穿著寶藍色 T-shirt 配上牛仔褲,成為一種 90 年代獨有的穿著指標。在電影場景一閃而過的 Supreme Logo ,亦將其背後所代表的紐約滑板文化擴散至全美。

 

滑板文化的一份子 / cherry、BLESSED

滑板品牌 Supreme 在 2014 年、2018 年推出全長滑板影片《 cherry 》、《 BLESSED 》,全都出自 William Strobeck 之手,他從小接觸滑板,後來在費城的滑板聖地 Love Park 玩滑板、交流、聊天、拍攝,是 Supreme 推廣滑板文化的要角。

 

透過不同高低視角、特寫鏡頭,剪輯與配樂,讓每個滑板人的個性在街頭無所遁形,William Strobeck 曾於訪談提及,他不會要求滑板人刻意做些什麼,只是紀錄。他在拍攝中想重現的或許正是 90 年代的滑板氛圍,一種純粹喜愛、投入其中的過程。

 

滑板文化的群像 / Stay on Board: The Leo Baker Story

在這些滑板影片中,大多以「滑板少年」或「滑板少女」為亮點,但是在滑板文化的群像中,跨性別者其實不在少數。《 Stay on Board: The Leo Baker Story 》 這部紀錄片描述了 Leo Baker 從女子滑板選手的糾結與掙扎,身為一位跨性別滑板選手,面對 2020 年奧運的高壓與大眾輿論,如何在性別二元固著的體壇尋得自我。

 

他最終釋放身心、忠於自我,如同他在紀錄片尾真誠的面向自己與滑板:「一個所有促成現在的一切,都只是跨性別者的一個版本,但還有很多其他版本。說到底,我就只是個滑板人,所以我要去玩滑板,並享受其中。」

 

攝影在街頭文化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街上隱身有趣的人事物,若沒有這些滑板導演、攝影師,我們沒辦法看見街頭所發生的一切,也無法發現街頭看似各自爲政的表象下是如此的團結一心。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Dorian Hsu

Photo Credit / IMDB, Supreme

這是宣傳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