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與味道都留下!專訪設計師蔡沛原:「沒人傳述事物就會消失」

馬祖居民分成兩種,一種是還沒離開的,一種是離開了又回來的。離開馬祖至台灣本島求學可以說是馬祖人共同的生命經驗,帶著戰地風情的地景彷彿被遺落在時間的裂縫中,帶著純樸氣息與不合時宜的口號標語。身為馬祖人的設計師蔡沛原到台北讀書、就業,又是什麼契機讓他決定在兩地各居一輪後往家鄉靠攏?

宮崎駿動畫《魔女宅急便》中穿著一襲黑色洋裝、騎著掃帚的小魔女琪琪,與典型女主角多半多才多藝、心地善良、漂亮可人的形象不同;琪琪脾氣暴躁、沒有特殊才能、貼近凡人。面對大城市的冷漠與現實洗禮讓他對自己產生懷疑,陷入低潮,每個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時刻,如同騎著一把破掃帚在暴風中找尋方向。

以2018年「北緯26度島嶼顏色計畫」作為起點,身為馬祖東引人的蔡沛原以東引鄉門牌設計獲得金點設計獎、iF Design Award ,作品有「全台最美門牌」之稱。不過,大學就讀景觀系,畢業後於台北工作的沛原,曾經也像是魔女琪琪,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與定位。「很多人會說將所學貢獻家鄉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覺得反而要感謝東引給了我舞台發揮。」沛原說,《魔女宅急便》是一部影響他甚鉅的動畫,每個月都要重看一次。彷彿是人生隱喻那般,即便再沒有才華的人也有他的價值,這件事總要透過提醒我們才不至於忘記。如同琪琪之於麵包店,沛原也是後來才發現,重心移回東引,與馬祖相加的他,反而有更多空間激發出豐富的可能。

馬祖居民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還沒離開的,一種是離開了又回來的。「南竿、北竿、東引、東莒、西莒」四鄉五島隸屬於同一行政區「連江縣」,也就是馬祖,而馬祖過去作為戰地的過往,從隨處可見的標語、蔣公銅像、坑道碉堡便可見一斑。沛原12歲國小畢業就到台北念國中,24歲回東引工作。在兩地各居一輪後,他決定下個12年要再和東引重新連結,接起自國小斷裂的島嶼記憶。

東引認同來自航班順序?

來台北唸書後不免俗會被問到「你是哪裡人」,起初沛原因為同學們對於馬祖陌生,他也就簡單帶過、懶得解釋,近五年才比較主動提起自己的身份。真的認知自己作為東引人的不同來自細微處:從基隆港到馬祖的船班航線以每月單雙號分別區分為「馬東台」、「東馬台」,代表先抵達南竿抑或是東引,以稱呼將「馬祖」和「東引」與「台灣」視為三個島嶼,各自獨立。「在地對我來說算是一種偷吃步的先天條件,」他說,學生時期參加比賽時因為馬祖身份比較容易引起評審興趣,起跑點和其他人稍有不同,他從國之北疆出發,折返之後摸索出最因地制宜的生存之道。

回到島嶼不是丟臉的事

對於部分當地長輩來說,只有被城市淘汰的孩子才會回來,對於他們帶來的改變也不見得樂見其成。沛原說,起初回來工作其實因為求學及就業時累積的人脈多在台北,在馬祖反而令他有孤立無援的感受,甚至請在台北的朋友幫忙引薦,才能與當地搭上線。直到認識馬祖青年發展協會,在接案這條路上才順得多。透過鹹味島合作社,他們希望能讓當地居民知道「老屋新生」不只是有開咖啡店這條路,也讓有鄉村夢的青年知道這個夢是有機會實現的。未來更期待能成為馬祖青年培力中心,建立在地青年社群。

二地居模式:旅行以上定居未滿

執行色彩計畫那年,因蹲點田調、採集色彩時需長時間待在戶外,沛原發現自己喜歡戶外工作,「但我不想永遠待在外面」;同樣的,台北讓他可以在短時間內感受喧囂與便利,卻也容易在城市虛華間疲乏。現在沛原每個月大概有一半的時間在東引,其他時間在台北,執行「二地居」保持生活彈性,隨時切換模式。「缺點大概就是,我常常搞不清楚東西放在哪裡」他笑著說,有時以為充電線放在台北,其實是忘在東引,小小不便只是自由的微小代價。

大眾與議題、遺忘與記憶的橋樑

鹹味島合作社的前身「瑞記商行」,除釀造魚露外亦作為漁業加工廠、貿易商行,甚至是撞球間。空氣中的魚露味道非常重,是老一輩口中家家戶戶在太陽下曝曬、製作魚露的過往,無法被文字記載的「小時候的味道」。當氣味隨著產業變遷逐漸逸散,看似平凡的房屋、物件無形中隨著建設發展被犧牲,「故事沒有人傳頌的時候就是消失了,我們希望在大眾與議題之間搭一座橋樑,讓即將被遺忘的回憶能再以另種方式被記得,」他扛起築橋的使命。

2021年12月15日,連江縣議會三讀通過「光害管制自治條例」,成為全國第一個訂定光害管制的地方政府。而為了呼應對於光害的關注,圖亞圖工作室與鹹味島合作社首度聯合策劃環境劇場《星・引》,在完全沒有光的情況下把戲演完,「起初觀眾們很害怕,但後來發現,當你熟悉黑暗時,星星就出來了」,沛原提及馬祖戰地政務時期,晚上宵禁不能有明火,因此外頭漆黑、光害不嚴重的情況下,當地獨有的藍眼淚更加濃郁絢麗。或許不是每個人對於光害問題都有十分的關注,如何吸引注意、引發討論,就是這齣環境劇場欲搭起的橋樑,讓大眾更加感同身受,對於議題多一分理解與思考。

談到最近讀的一本書,他提起小川洋子的《秘密結晶》。故事講述一座虛構的島嶼,由秘密警察統治,被秘密警察消失的起初是物件,鈴鐺、香水、帽子、月曆,最後是左腿與害怕,與消滅物件同時消逝的是與物件有關的記憶。消滅它,像你未曾擁有過。唯有不斷述說,才能抵抗消失。沛原說,在鹹味島合作社內每個物件都有故事,他們也希望透過這些微不足道的故事讓遊客對這個建築、這個島嶼的歷史產生好奇,也更能感受過去島民生活的氣息。

美感來自觀察生活小細節

從小週末跟家人在島上兜風探險,在那些「立入禁止」的廢棄坑道與碉堡之間找尋秘密基地,觸發了他善於觀察、對一切都感到好奇的開關,汽油漏在下過雨的馬路上會出現彩虹、大海的藍跟天空的藍之間不存在直接關聯,還有太多太多細節。生活會給你驚喜,只要你夠細心。除了喜歡爬山、攀岩等戶外運動,他提到有時會去海邊「討沰」(閩東語,注音近ㄊㄡ ˇㄌㄚˋ),「穿著防滑鞋,沿著懸崖峭壁向下,採集像藤壺、淡菜的螺貝類。」沛原眼神閃亮,彷彿那一大片海就在面前。

馬祖接近中國閩江口,沖刷出來的淡水泥沙讓海的顏色與台灣本島附近海域顏色相比也稍微帶黃綠色;而每年4-6月作為馬祖的霧季,從空中俯瞰,馬祖就像是氤氳中的蓬萊仙島,隱隱約約的藍綠色透過 NCS 系統歸納出色號 NCS S 4020-B50G ,也是代表馬祖的18色中沛原最喜歡的顏色。如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於東引的藝術共創作品《風塔》,顏色作為最貼近每個人生活中的元素,正是其中些微色差才讓人辨識出此處與彼岸的不同,透過創作不斷溝通,於眾人心中一次一次加深。

Author / Asta Chang

Editor / Asta Chang

Photo Credit / 圖亞圖創意工作室、鹹味島合作社、食癮・拾影、Jason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