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古至今,孿生的形象一直存在於東西方的神話、藝術、文學作品裡。無論是希臘神話中分別代表著太陽與月亮的雙胞胎兄妹 Apollō 和 Artemis、Jordan Peele 2019年恐怖電影《我們》中存在於地表上下的分身形象、抑或是 Gucci 2022秋冬形象照中致敬 Stanley Kubrick 1980 年經典電影《 The Shining 》裡的雙胞胎姐妹,足可見此孿生形象已演變為當今世人所玩味的文化符碼。
不被雙生魔力屏蔽的個體差異性
Gucci 於米蘭時裝周發佈的 2023 春夏發表會「 Twinsburg 雙生之境」,無疑將載入百家爭鳴的時尚史冊中。有別於近期頻繁出現於各大平台的款式說明、秀場解析,其背後的核心理念,及這 68 組雙胞胎模特兒又是從何而來?
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早已從 2018 秋冬發表會就流露出他對於雙生主題的奇思妙想。無論是當時讓模特兒手中提取自身的複製頭顱、還是 2022 年在星光熠熠的 Met Gala 上與 Jared Leto 搶盡媒體版面的雙胞胎造型。而 2023 春夏發表會更是 Alessandro Michele 寫給已故同卵雙胞胎母親和阿姨永恆的情書。他稱阿姨為他的第二任母親,並感念著擁有雙倍愛的自己是如此幸福。他深信相同的衣服在相似的身體上仍然會散發出不同氣質,個人風格不僅僅是你所穿的衣服,而是你賦予衣服什麼靈魂,強調了不被雙生魔力屏蔽的個體差異性。
Gucci 派出秘密偵察小組網羅雙胞胎
而本季主題「 Twinsburg 」也是向美國俄亥俄州郊區城市 Twinsburg 致敬,自 1976 年起,每年都會舉辦約有 3,000 對雙胞胎參加的「雙胞胎節」,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雙胞胎嘉年華。據《衛報》報導,Gucci 派出一個秘密偵察小組前往 Twinsburg 的雙胞胎節以尋找此次 2023 春夏發表會的部分模特兒。而多數模特兒則是透過多家模特經紀公司徵選,最終從世界各地入圍的 100 對雙胞胎中選出了 68 對。
Olsen Twins 的極簡主義帝國
1986 年出生的 Mary-Kate Olsen 和 Ashley Olsen 為美國著名的雙胞胎童星,她們在九個月大時開始了演藝生涯,並出演了 90 年代當紅的電視情境喜劇《歡樂滿屋》,直至 2012 年她們仍活躍於影視產業。
然而,她們於 2012 年陸續淡出螢光幕,創立了自己的高級時裝品牌「 The Row 」,Olsen Twins 不希望她們的名字附加在品牌上,而是更希望透過服裝為自己發聲。憑藉對極簡主義的設計初心,以高品質的面料、俐落的輪廓、饒富詩意的立體剪裁線條,時而流露女性優雅、時而展現雌雄同體的服裝內涵,讓她們自品牌創立之初就連年在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拿下多項設計獎項,成為歐美時尚圈最具實力的後起之秀之一。
The Triplets 的三倍吸引力
擁有伊朗血統的 Hakkak 三胞胎模特兒 Elnaz、Golnaz 和 Tanaz,更是近期時尚圈受矚目的新秀之一。她們在倫敦長大,以其自然優雅的風格和充滿藝術感的社群經營方式,讓她們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聲量並與各大時尚品牌合作。近期出席各大時裝週更是成為媒體捕捉的焦點,有別於雙胞胎彼此複製穿搭和妝容的可期性,三胞胎的連續加成意外產生超出鏡像的效果,帶給人們更加強烈的視覺張力。
AMIAYA 「互補」比「複製」更高端
來自日本的鈴木雙胞胎 AMIAYA 姐妹,在近期各大時裝週更是搶盡了街拍攝影師的目光。鈴木姐妹擅長融合原宿與澀谷風格的妝容和穿搭、使用繽紛的色彩來表達時尚的可玩性,更透過前衛的髮型和精緻的妝容展現強烈的個人風格,從街頭品牌到時尚精品她們都能輕鬆駕馭,除此之外她們更巧妙地使用「互補」概念與彼此的造型匹配,展現有別於「複製」更加高端的「雙生」時尚內涵。
如今鈴木姐妹已從最初的模特兒跨界成為演員、歌手、DJ、品牌監督等不同領域的工作角色,更是當今日本時尚圈不可或缺的指標性人物。「雙胞胎這個關鍵詞是我們的身份認同之一,我們的使命是展現雙胞胎對於時尚圈的影響力。」
孿生之所以擁有力量,或許是來自人類對於奇觀、對稱性、重複性的痴迷。當今國際情勢複雜,而疫情又使人感到萬分疏離,無論是 Gucci 的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Olsen twins、Amiaya、還是 Hakkak 三胞胎,都期望能以孿生的力量提倡家庭和社會中的結締組織,並強調孿生並不是複製,而是展現了比單一更加多元的複雜性,在世人眼中留下牢不可破的加乘力量。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Alison Lai
Photo Credit / thedailycrypto, vogue runway, Gucci Facebook, hypesight, emirateswoman, kate-hazell, the row, hypebeast, vogue jp, The Wall Street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