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界與線之間找尋靈薄獄: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無垠之森》

界線是一條看似公平卻蠻不講理的的分隔線,這條線從明確的現實世界一直延伸到隱隱的彼岸,界與線之間的曖昧,除了帶來許多感性,更吸引無數人如同飛蛾撲火般走入那無人踏足的林蔭之地。

緩緩落下的太陽,使白天與黑夜的界線重疊,光線被均勻的分配在各個物件上,沒有白天的刺眼,更不是夜晚的朦朧,曖昧不明的時分使萬物變得格外清晰,猶如海浪流經沙灘後留下的深色痕跡,無法明確劃分究竟是海,或是沙灘——重疊交纏的部分,令人不禁好奇隱藏在濕土下的事物,那急切盼望未知事物的過程,如何透過藝術創作呈現。

回望幽冥間 / Bill Viola

眾人在黑暗中醒來,不知自己身處何方。美國當代藝術家 Bill Viola 2007 年的作品《 The Innocents 》猶如一場黑色薄霧,靜靜地籠罩著觀眾,遠處的人在黑暗中隨著輕微的擺盪前行,宛如從深淵走來,寂靜無聲。直至跟前,眾人才驚覺面前傾瀉而下的水流,水花在光的照射下,形成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光瀑。隨著他們穿越阻隔的界線,拍打在身上的水花成為了翅膀的模樣,過曝的臉抹平了面容特徵,上揚的頭與平舉的雙手讓他們如同殉道者,然而下一秒,當撥開阻隔的水流後,畫面轉為彩色,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

Bill Viola 將神秘主義與藝術結合,帶著強烈的宗教性,他不諱言中世紀美學對他造成的影響,使作品如同一幅幅動態宗教畫,模糊了生與死、過去與現在。

Bill Viola, The Innocents , 2007

摹寫黑夜側影 / 林冠名

《黑暗的速度》延伸自林冠名 2020 年的「桂林計劃」,城市的新建直至破敗,猶如人的生老病死,而河川作為早期重要的運輸通道,隨著陸路的開發逐漸沒落,僅留下了為安全而築起的河堤,這裡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連接通道,對另一些人卻是棲身之處,形成一個特殊的場域。

橋下波光粼粼的水流、高架橋下的空隙,從天明到天暗,不同的日常一幕幕閃過觀眾眼前。林冠名隨著河堤拍攝,沿途景象被收錄其中,路燈在夜晚中佇立,為疾駛而過的消防車照亮路面,背景裡優美的旋律與鳴笛聲交織在一起,帶來空間感的錯位。某一幕中,絢爛的煙火綻放在漆黑的夜空,將大樓轉化成一幅剪影,稍縱即逝的感動在心中留下遺憾,獨立的風景影像堆疊眾人生活,清晰的揭開了繁忙的城市與邊陲地帶,成為日常中最真實的感動。

以光影匯聚星河 / 王雅慧 ( 1973-2023 )

兩根墨色的樹枝橫越畫面,畫面下方留著一條明顯的摺痕,將畫面一分為二,王雅慧 2017 年的作品《 問影 #1 》、《 問影 #2 》,看似是一片荒蕪的水墨畫,然而其實是光影交錯下,不同灰階堆積而成的攝影作品,宛如一場意識清醒的白日夢,眾人不自覺地被拉入其中。王雅慧視時間為一種質地,可以放置在各種物件中,而眾人則負責為其騰出一個空位,這個特點也可以在《 棋盤#1 》、《 棋盤#2 》發現,棋盤本來是一個膠著、停滯,甚至是步步為營的狀態,然而轉動的棋盤將時間代入其中,舒緩了其中的緊繃,引出會心一笑。她的作品帶著某種孤寂,如同眾人在夜晚時,從仰望的星空裡體認到自身渺小,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界線似乎不再那麼清晰,萬物即是一體,進而回到自身的生命經驗,將感性轉化,同時加以放大,在不同的維度間穿梭。

王雅慧 , 問影 , 2017

時間遺忘的森林 /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映入眼簾的是閃爍的水面,石頭靜靜的躺在清澈的溪流,潺潺的水流聲與蟲鳴的聲響在此刻顯得格外清晰,一座木橋橫跨兩岸,眾人佇立這側,另一側是 Apichatpong 友人棲居之處,也是他到不了的彼岸。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是當代最受矚目的電影導演之一,熱氣蒸騰的叢林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然而影像的呈現卻帶著清涼透明。他將潛意識與現實交織,鬼魂與幻想般的物種在作品中游走,重疊的影像畫面使人暈眩,同時也模糊了現場觀眾與影像世界的界線,帶來一種夢遊般的身體感受。2022 年的作品《 For Bruce 》,用來致敬他因病去世的友人,實驗電影先驅 Bruce Baillie。

Apichatpong 在新冠肺炎痊癒後漫步於亞馬遜叢林中,疲倦的感官因生機蓬勃的自然而復甦,他將林中不同的景色疊加重複,突如其來的咳嗽聲將眾人從疊影中喚醒,影像圓潤的四角與尺寸暗示幻燈片,動態的影像猶如靜態幻燈片般轉換呈現,友人的逝去消除了時間的流動,即便是充滿生機的景象,在 Apichatpong 眼中也宛若靜止,對友人的無盡思念使眾人如同被困在森林裡的幽魂,永遠的徘徊在這個以回憶為養分的森林中。

高聳的蓊鬱遮蔽了來時的路,幽微的光照令人迷失方向,時間因而失去意義。林中的深處究竟有什麼,我們是否離開森林了,抑或是我們依舊深受未知的吸引,越走越深?



(首圖之圖一、圖二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Editor / Katerina Cheng

Author / Kuan

Photographer / Asta Chang

Special Thanks / 臺北市立美術館 T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