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建築作為回應世界的反應式

除了深具代表性的空間語彙,安藤從立於賽場炙熱光弧的中央,磨練速度與力量的拳擊手,到遍歷世界、自學成才,與自然光線共舞追求永恆空間的建築師,他曾表明:「旅行是我唯一的、最重要的導師。」把自己置身於經典建築的現場,將週身的感官體驗凝煉成嶄新的建築思維,其宛如戲劇般高潮迭起的人生歷練,更成為令無數建築愛好者神往的夢幻旅程。

旅程的起點

安藤童年時期成長的大阪下町工廠林立,在各類工匠耳濡目染之下,他也萌生了想要製作一些東西的想法。1958年,時值17歲的安藤在東京,被當時依然矗立的舊帝國飯店所深深吸引,這幢位於皇居對面巨大、氣派的經典建築由美國名建築師 Frank Lloyd Wright 所主導設計,外觀以瑪雅復興風格( Mayan Revival Style )的裝飾融合局部的日式紙燈籠細節,東西文化的激盪想必在安藤心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象。往後,日本的文化思想在安藤的旅途中不斷和世界各地的建築、藝術創作產生對話,也在其心中迴盪著以建築來回應風土、表達自我的想法。

形式的探索

在年輕的安藤對於建築萌發興趣的同時,他偶然在舊書店裡發現了現代主義建築巨匠 Le Corbusier 的作品集,著迷於來自西方的建築神采,他遂不停反覆地描摹、繪製 Le Corbusier 的設計草圖,同時也嚮往這位歐洲建築師二十幾歲時為了探索西方建築根源而進行的壯遊。自此,安藤立定了前往遙遠歐洲拜會偉大建築師的志向。

 

1965年,安藤懷抱著拜見偶像 Le Corbusier 的心情第一次前往歐洲,搭乘了橫跨西伯利亞到莫斯科的鐵路,再一路南下前往巴黎。在廊香(Ronchamp)的山坡上,安藤連續三天造訪了 Le Corbusier 最晚期的名作「廊香教堂」。在那裡,他被不存在於建築圖紙上的光線給震懾了:「在那裡向我襲來的,是來自於所有方向、摑打著我的身軀,充滿了劇烈與暴力的光。」

 

而當他於1968年第二次造訪歐洲時,則偶然在畫廊裡看見了 Lucio Fontana 以刀刃劃破帆布而成的作品,那些深邃的弧線彷彿擁有無盡的深度,黑暗而強烈,令安藤聯想到年少時曾將日本刀捧在手上厚實沉甸的物質重量感,冰冷的金屬弧線與帆布上純粹的曲型切口異常吻合,成為建築師思考物質、機能與形式之間複雜美感的幽微啟示。

藝術性的時代精神

事實上,安藤與當時的日本前衛藝術家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繫,更參與了由「具體派」創始人吉原治良( Jiro Yoshihara )發起的活動,他們所鼓吹「勿仿效他人」的精神理念對安藤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他時常加入藝術家們圍成圓圈的聚會,討論包含 Jackson Pollock 「行動繪畫」在內等強烈個人色彩的創作風格,並獲得許多啟發,進而開始思考建築在混沌的時代中抽取當代精神的可能性。如今,在安藤事務所的牆壁上依然掛著吉原治良晚期的代表作《白色之環》系列畫作中的一幅作品。

反抗的建築

安藤對空間的探索開展於傳統的建築教育之外,更因此和設計出臺中國家歌劇院的伊東豊雄( Toyo Ito )同被視為日本建築「野武士」的一員——他們或出身於傳統建築學院之外,或以帶有強烈風格的作品而受到矚目。由於親身經歷過六〇年代日本安保抗爭與巴黎五月革命的洗禮,安藤自1969年成立個人事務所以來,一直以「游擊戰」的方式,摸索著自己對抗社會的建築道路。

 

當年輕的他漫遊到印度恆河畔的聖地貝拿勒斯時,周身環繞著炙熱的陽光、祈禱的誦念聲以及火化遺體的黑煙,生與死的氣味被壓縮在極近的空間中,也是在那一刻他頓悟了自己往後的信念:「將自己的職業作為武器,去抗爭,去爭取自由,要相信自己,負己之責,憑藉自己的力量去與社會進行鬥爭。」

旅行的意義

面對百花齊放的建築理論,安藤皆以冷靜的態度嘗試在藝術與現實、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之間注入自己的意志。從最初引發建築界關注的「住吉的長屋」、代表性的「光之教堂」、「水之教堂」,一直到廣受世人喜愛的「地中美術館」,安藤的建築軌跡充滿了微妙的平衡,不斷以當代的材料與社會、自然環境展開對話,創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全新體驗。

 

安藤曾寫下:「建築是為了了解人類而存在的一種裝置。」對安藤而言,透過五感去感受環境,才是真正的理解建築,「旅行」與其是長距離的身體移動,毋寧說是自由思考、脫離日常枷鎖而直面現實世界的勇氣。

安藤經常被人們評價為「對於混凝土非常執著而講究。」但他卻曾否定這樣的敘述,反而認為透過當代技術而得以被製造、應用的混凝土、玻璃、鋼材等材料所反映的時代性,才是他在意的焦點。從純粹空間的幾何探究、糅雜日式禪意的平滑水泥表面,一直到作品當中精準的光影分割,安藤的建築不只是單純的機械或容器,而更像是引入環境中的風、光、水等自然元素的殿堂,在具有普世價值的空間中承載了對於制式、標準化社會的反抗。

 

從安藤漫長而內省的錘鍊以及藉此綻放的建築,不難想見一位體制外的建築苦行者所為此付出的一切,旅途中一次次風格迥異的冒險和體驗,都努力打磨他自身的精神世界,終在厚實溫潤、光線流淌的灰色空間裡顯露出自身對於「建築師」的想像。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F.C.

Photo Credit / dezeen, ArchDaily, wikipedia, sotheby’s, metalocus, avaunt magazine, artbasel, divisare, jackson Pollock, Fondation Le Corbus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