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還迷信?MBTI 人格測驗:從一份測驗看見人類追求被理解的反射與需求

人們似乎總是不厭其煩地嘗試讓陌生人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簡單暴力的方式了解自己,無論是星座、血型、或是近期引起風潮的「 MBTI 16型人格」,透過標籤拉近彼此距離,創造對話。人格特質真的能透過測驗被分類嗎?還是新時代的另一種「迷信」?

MBTI 人格測驗是什麼?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簡稱為 MBTI )為 1940 年代由 Myers-Briggs 母女以榮格( Carl Gustav Jung )的《心理類型》理論作為原型,加以研究後提出,於二戰期間為女性媒合工作使用。此測驗將人格分為四個向度:外( Extraversion )/內向( Introversion )、感( Sensing )/直覺( iNtuition )、思維( Thinking )/感覺( Feeling )、判斷( Judging )/感知( Perceiving ),透過 4 個字母的排列組合,構成 16 型人格的基礎。MBTI 將人們劃分成 16 種不同類型,這些人將在怎麼樣的情況下以什麼方式思考、應對及感受,用彷彿命定般的直述句描繪。在社群媒體渲染、實境秀等影視作品的推波助瀾下,近幾年甚至也能在交友軟體上發現,MBTI 逐漸取代星座作為個人簡介的關鍵字之一。

 

MBTI 的四個向度分別代表人們心理能量的流向、認識外在世界的方法、做決定的方式、處事態度,試圖藉著內心與環境的交互關係錨定受試者的人格。

 

從交友到求職都能應用

韓國真人實境綜藝節目《 MBTI Inside 》,讓 16 型人格代表同住一屋簷下,呈現群體中不同人格特質扮演的角色與互動型態。除了影劇作品帶動「 MBTI 標籤」風潮外,以 MBTI 作為配對依據的交友軟體更是在人際交往間扮演催化劑,如「 So Syncd 」及紐約客專屬的「 DuoMe 」,讓人們可以選擇特定的性格類型認識,或是讓系統為你挑選最適合的對象;特別的是,「 DuoMe 」甚至能為不同性格類型的人推薦紐約完美約會地點,不需浪費時間與不投緣的對象進行不愉快的約會經驗。

 

許多公司採用 MBTI 人格測驗做為參考,幫助人資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面前的求職者,篩選較適合公司文化的人格特質。不過,由於 MBTI 的問題屬於「自我報告式」,測驗結果更會隨著當下個人對於自己的想法不同而改變,為主觀認知而非客觀判定,不能盡信。

 

為什麼人們會喜歡做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看似是試圖了解自己的一種嘗試,事實上也回應了人類本能中某部分對於歸屬感的需求。心理測驗結果通常使用模稜兩可、卻又看似獨斷的直述句語法,讓人有被「說中」的感覺,如「你重視親密、深厚的聯繫,對他人的需求很敏感,但也需要個人時間與空間。」測驗結果將人們分眾,讓受試者感受到自己是個特別的個體,也在碰到與自己相同答案的人時感到莫名的親暱與熟稔。無論是 12 星座、生肖、血型、16 型人格等,「個體化」( Personalization )是箇中關鍵,就像是英雄所見略同般,讓人滿足個體獨立與順應群體的需求。

 

人格測驗與星座運勢的迷因性

星座運勢以占卜、預言的方式為人津津樂道,準確與否有時並非最重要,其中的話題性、無法斷言而保有的神秘感,讓討論星座成為最能破冰、引起興趣的一種談話技巧。事實上,星座運勢反映出個人的願望、煩惱與恐懼,比起相信星座,更像是以星座為鏡,把自己裝進特定星座的箱子裡,更有意識地觀照內心。

 

而隨著社群媒體於當代生活的佔比提高,近年國際間受 COVID 疫情影響生活模式,隔離與封城帶來的疏離感與焦慮,加深了人們對於群體的渴望與依賴,寄託在如迷因般傳播的人格測驗結果與當週星座運勢,一次次轉貼限時動態最終成為病毒級現象。

 

自我投射的心理誤區

「群體邏輯的特點就是:把不相似、只有表面關係的事物聯想起來;馬上將所有的個案當成普遍通則。」

 

「群體情感的暴力性,會因為無須承擔責任而變得誇大,尤其是在異質的群體中。」《烏合之眾》

 

儘管信徒者眾,許多人對於星座與心理測驗仍然保持存疑的態度,甚至將其視為「偽科學」。MBTI 相較星座較無占星術的背景,也沒有預言性的神秘感,以榮格的人格類型為基礎的心理學背景,卻無法避免產生巴納姆效應( Barnum Effect )——當人們面對模稜兩可的敘述時會無法自拔的自我投射,即便每個人都拿到一樣的分析,仍然會覺得心有戚戚焉。以及,在許多的分析中,我們傾向選擇記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的想法或假設,被稱為「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MBTI 測驗具心理學的立論基礎,不過對於人格的客觀判定與主觀認知界線仍然缺乏相關支持證據,亦有質疑其與星座同屬偽科學( Pseudoscience )。

 

MBTI 的風潮也能以群體心理學檢視其中脈絡,如在群體中灌輸思想與信仰的手段來自「斷言」、「重複」、「傳染」三種手段,省略了前因後果的敘述、來自不同人轉述後強化,都能被視為這股風潮從一份人格測驗成為席捲南韓、蔓延至亞洲的文化現象的推力。

 

 

人類圖、星座、MBTI 都有各自合乎邏輯的部分,無可否認,其中也包含超譯、迷信的不理性層面。或許直至今日人們依然沈溺於自我形象的樣貌及被解讀、被理解的可能,於金錢、事業、感情、家庭等方面碰到問題懸而未解,也忍不住參考當週星座運勢,或是轉而求神問卜等神靈的精神寄託

 

 

人類情感的複雜性,及人格的多元性沒辦法以任何一種通則扁平看待,MBTI 透過測驗結果賦予簡單的標籤,以及與你同屬的名人名單——讓你對於這四個字母更有認同,無形中也拉近與「偶像」的距離,只因你們的人格特質相似。從星座到 MBTI ,從天文學、占星術到心理學,除了作為交友軟體的同溫層識別、對陌生人的初判依據、點燃聚會話題的燃料外,人們對於自我理解的好奇與興趣將永無止盡,如同不斷嘗試於包羅萬象的萬花筒中找到源頭。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Asta Chang

Photo Credit / Verywell Mind,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Adobe Stock, An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