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虛像的重疊交錯:你看到的是自己,還是眾人眼中的反射?

經過街上的玻璃櫥窗,或是任何足以形成倒影的光滑表面,總是讓人下意識的多看幾眼,確認自己的穿著是否得體、看看鏡中的自己姿態是否依然美麗、以及在人群中是否是獨特而顯眼的存在。人類對於自我形象的迷戀與矛盾透過藝術作品表露,如同自畫像、肖像畫、以及自拍照。有時候畫面中的自己到底像不像已經不是重點,畫的好壞也難以評判,因為我們從未確定主觀與客觀的自我形象是否相距甚遠。

湖中倒影中看見自己

人類首次能清楚看見自己臉部特徵與表情,而且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看起來的外貌,大致可追溯至中世紀後期由威尼斯人發明的玻璃鏡子。在此之前,遠古的祖先只能一瞥湖面倒影那張變形、陰暗,且並非真實存在的臉,再藉此發展對外的審美觀,以及對內的美感;隨後也利用拋光的青銅、黃銅,或者以黑曜石磨製的光滑表面作為鏡子,但是這類鏡子能反射的光線仍有限。

 

人們在照鏡子時經常陷入一種焦慮,一面想確認自己真實的容貌,一面又想順從某個形象的標準,並以此作為依歸,最終反而無視自我。照鏡子想要確認的,究是「自己」的狀態,或是自己在他人眼裡的模樣?除非使用兩面鏡子,否則鏡中的自己都僅是左右顛倒的「鏡像」。

 

主觀的自畫像 / Francesco Parmigianino

玻璃鏡子出現,自畫像隨之興起。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開始把自己當作畫作的主題。且早期使用的第一面鏡子為凸面,所以「變形」成為畫布上擺佈的戲法。例如 16 世紀的作品《凸面的自畫像》( Self-portrait in a convex Mirror ),藝術家 Francesco Parmigianino 的手在前景中被異常扭曲、放大,但是頭部的描繪卻排除了凸面鏡的光學效果。

 

這些畫家經常以工作中的姿態出現在自畫像中,通常拿著畫筆和調色盤。如《凸面的自畫像》於最右邊緣巧妙的放入一角鍍金畫架,展示它就是藝術品的一部分。有時也為了符合特定社會形象,置換肖像中的服裝與配件,透過面料、紋理等細節,作為技法上的點綴,同時成為轉化身份地位的媒介。此時,自畫像如一面主觀的鏡子,大抵只能從中體驗藝術家如何看待自己。

 

閉眼的肖像照 / Rene Magritte

而在超現實主義藝術家 Rene Magritte 的想法中,畫裡的臉孔不能詮釋或解釋成任何符號。這類肖像畫將大量資訊放進畫面中,但人物的職業、頭髮顏色,對於 Rene Magritte 而言都是沒有意義的。一如他在許多「肖像照」中以閉眼的模樣呈現自己,傳遞的是容貌無法表達人的本質,僅僅只是提供一個外觀,無法穿透內裏,一個人的思想與情感沒有可供觀察的形式。

 

宛如劇照的自拍 / Cindy Sherman

Cindy Sherman 以《電影無題劇照》創作一系列自拍照,將女性於電影中的刻板形象加以誇大渲染後,呈現於影像中。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與進步,藝術也從「自畫像」推進到「自拍照」,對 Cindy Sherman 而言,自拍照只是反射眾人眼光的工具之一。

神秘的街拍客 / Vivian Maier

美國街拍攝影師 Vivian Maier ,透過櫥窗、玻璃、光影反射拍下大量的「自拍照」,他也將相機對著貧民窟、女性、孩童、街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讓所有的情緒與動作無所遁形,紀錄了街頭最真實的面貌。Vivian Maier 生前沒沒無聞,也未曾被視為一位攝影師,直到他的底片 2007 年被業餘歷史研究者 John Maloof 發現後上傳到網路上才激起眾人的好奇心,進而引發討論。 

 

 

放到如今自拍的時代,從以前要將相機對著自己、利用腳架定時,或者對鏡自拍才能完成拍攝。直到現在,手機開始出現內鏡,人們可以直觀、迅速透過手機內鏡確認自己的外貌,也能放到網路上分享、編輯,滿足人們對於自拍的需求。

 

自拍顯影往往如同一面「偽鏡子」的拷問,究竟鏡頭下的是「自己」,還是只是符合外界標準的虛幻形象?無數的鏡像讓靈魂顯得破碎支離,但是自我應是能夠不在泛泛詮釋之下投降,亦不因載體不同而有所改變。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Dorian Hsu

Photo Credit / Wikipedia,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Santiago Perez, The New York Times, ArtStormer, Vivian Ma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