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Connects!專訪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邱柏文 Johnny Chiu:「將設計語彙與環境貼合。」

近幾年「老屋新生」成為熱門搜尋,比起高樓大廈、新建案的筆直線條、鋼骨結構,有些人更偏好老房子獨有的味道,保留時光留下的迷人痕跡。在都市高樓大廈的冰冷中夾縫求生,除了步登公寓、透天獨棟的磨石子地、天井、花窗外,「老屋新生」以老屋為載體的新生又有哪些可能的面貌?

柏成設計 JC Architecture 將創意實踐於住宅、商業空間、公共建築、行旅等不同形式空間,甚至挑戰火車、輪船、家具及展覽空間,打造不只是圖書館、新一代設計展與鳴日號列車等為人所熟知精彩案例。而其創辦人 Johnny Chiu 重視實驗精神,在「 Go Crazy 」的感性浪漫與理性實際之間,把持狂想與現實的平衡。

 

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

面對設計師時,每個人心中的揣想不同,有些人帶著問題前來,期待設計師提供解方;而有些人則是帶著概念,期待設計師大展身手。Johnny 說他們練就一身「讀業主」的功夫,住宅設計較偏向協助業主解決問題,與業主共同設計、著重參與感,將設計作為手段;而做展覽實則比較感性,設計此時成了表達工具。「最重要的是先理解客戶想要什麼,」而設計從不是一個人的事。

 

越 Local 越 Global ,設計就是一種價值觀

丈量如同與對象初次約會前的身家調查,透過仔細觀察更加瞭解對方,再判斷該以怎麼樣的方式面對。無論案場的尺度大小,將設計語彙與品牌、街區、甚至環境相貼合,整體的氛圍才會一致。 Johnny 說,設計住宅室內看似單一空間,實際上抵達這個地點的交通方式、路線、及附近的環境等,都是需要被考量進去的重要環節。

 

若是將建築視為個別的獨立單點,或許城市將會成為一團散沙的聚合;點與點之間以道路相連成線,而線與線密集交織成網,城市的面貌才逐漸完整。委身於城市,我們從不會太過渺小;事實上人們的每個決定環環相扣,造就了城市。

 

鳴日廚房:移動不再是甲乙地的過渡期,而是一趟山海間的壯麗旅行!

在與臺鐵合作的「鳴日號」於 2020 年奪得日本設計大獎( Good Design Award )後,再度與臺鐵和雄獅合作, 2022 年推出「鳴日廚房 The Moving Kitchen 」並再次獲得 2022 Good Design Award 肯定,同時也獲得 2022 世界建築/室內設計節年度室內設計最佳推薦與酒吧餐廳類得主、2022 金點設計、2022 Architizer、2022 Kukan Award、2022 台北設計獎等殊榮。將高級餐廳搬上火車,而隨著東部一側面山、一側面海的壯麗窗景,佳餚更顯得美味。在低調奢華的設計風格中,巧妙以木、竹編、岩石等在地自然元素點綴,打造一台只有臺灣才有的觀光列車。

 

從車廂走道走向座位,時間彷彿慢了下來,帶著暖黃的燈光氛圍讓人感到溫暖輕盈。藤椅的柔軟與若有似無的清香彷彿從兒時回阿嬤家的記憶中透出,中和了火車的冰冷金屬感。「鳴日廚房」是會移動的廚房,火車車廂除了保有「移動」的物理特性外,同時開闊了人們對於「移動」的想像:不只是從甲地到乙地的過渡期,從踏上「鳴日廚房」的第一步起,即是抵達。

 

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文字如溫熱的湯水,沈浸在無形的思想中

古蹟翻新的保留一部分歷史痕跡,也賦予空間繼續在城市中寫下篇章的新角色。如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不只是圖書館」,即由 1937 年的舊時菸廠女員工澡堂改建而成,讓遊客都能夠浸浴在書香之中。降板澡堂的意象延續日式氛圍,中間陷落的「 BOOK BATH 泡書區」打造被書圍繞的下沈式閱讀區域,讓人不自覺放鬆身心,拿本書隨意坐下,感受「泡書」的沈澱魔力。而「 BATHHOUSE 澡堂區」保存日治時期的天井、彩繪花磚、木窗框等痕跡,樺木夾板書櫃以半圓形澡池為中心輻散,成為容納知識的寶庫。

 

放大感受,用心生活

生活就像是一張不間斷輪播的專輯,而其中細微的感受是稍不留意就會錯過的樂音。音樂對於 Johnny 來說是必需品,一對音響、三副耳機,就能完整他的 24 小時。而除了注重生活中的聲響,他談起令人魂牽夢縈的味覺享受其實相當日常:喝醉時吃的那碗牛肉麵、太太親手做的 Chicken Sandwich,都是生活中最直接、單純的味道。 Johnny 以菜餚的順序比擬空間,設計師的思維就如主廚般,安排料理的先後順序、味道的輕重與佐餐酒的搭配等細節,交織成美好的體驗與享受;言談間他提及兩位欣賞的主廚,分別為 Sinasera 24 主廚楊柏偉 Nick Yang ,與以其獨特哲學享譽國際的名廚江振誠 André Chiang 。

 

影集《 Mad Men 》裡 Don 總在酒吧獨飲,靈光乍現之時將點子寫在手邊的餐巾紙上,Johnny 的靈感場所是吵雜的酒吧,一杯香檳、一杯威士忌,剛剛好的優雅與成熟,隨著泥煤味在鼻腔與舌尖來回擺盪。

 

《 Mad Men 》,Photo Credit : AMC

JCA Living Lab:永遠未完成的生活實驗,每分每秒都是偉大的改變!

JCA Living Lab 保留了日本木材會社的印記、宿舍隔間的痕跡,將「生活」帶入古蹟建物的當代活化,並不只是老屋新生,而是在老屋的架構中繼續以當代的脈絡發展新生活的可能。而事實上,這樣一個有機的、彷彿從未真正「完成」的作品,只是來自 Johnny 在城市裡找不到一處生活的念頭。屏棄水泥樓房,Johnny 選擇將舊式日本宿舍的隔間打通、更改大門位置,用大面的玻璃落地窗、天井讓室內與室外庭院風景相連,突破坪數限制,創造一方天地獨享。搭建伸手能觸及屋瓦的梯,隨意躺下就能看見天空,在庭院種植香草植物、採集後入菜入茶入浴;原本在公寓裡看見螞蟻都會大呼小叫的孩子,在  JCA Living Lab 漸漸習慣了和花園的親密關係、樂於與環境建立連結。

 

對 Johnny 來說,JCA Living Lab 是一個有機的生活容器,因為家庭永遠都在成長,而隨著家庭成員成長,空間隨時都需要因應而有所轉變,「每 5 年都是偉大的改變,」他笑著說,也許當下孩子需要的是能夠恣意奔跑的開放空間,過幾年後需要的是書房、儲藏空間,或者只是一扇可以鎖上的房門。

 

「美」是當下的感受,Don’t Live for Instagram!

美學博大精深、卻又無所不在,談起「美」是什麼,卻是三言兩語無法道盡。 Johnny 說,「 Don’t Live for Instagram 」,當人們習慣了在經歷美的瞬間反射動作為拿起手機拍照,純粹的「感受」已不再是當代人類的第一順位。對他來說,放慢時間好好觀察、好好享受,只為當下而存在,也許就是最能接近「美」的瞬間。

 

 

念舊的人害怕更新之後舊有的一切將灰飛煙滅、不復存在,街角熟悉的店家汰舊換新後,關於城市的記憶是否也將面目全非?對 Johnny 而言,總有一種「聰明的美」超越形式與視覺上,而是能與文化相連、滿足所有功能與情感的需求。讓「更新」為過載的城市清出一些暫存空間,在延續原有的文化脈絡的前提下,用更聰明的方式創造更美的風景。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Asta Chang

Photo Credit / Jason Studio, JC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