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色彩退場,我們是否更接近真實?寫給存在的黑白情書,杉本博司的觀看美學

彩色混淆感官、帶來渲染混沌,黑白逼視本質,注意力帶回聚焦瞬間,時間得以凝結。日本攝影杉本博司正是黑白攝影載體,建構一個橫跨時空視覺宇宙。本篇文章TRENSSE 帶領讀者深入杉本博司代表系列,探索作品與眾不同觀看方式。

早期攝影技術限制黑白呈現,如今成為藝術家主動選擇。杉本博司而言,攝影並不只是捕捉現實一刻,更是一場關於「觀看」哲學提問。他認為色彩干擾我們事物本質凝視,黑白而言不僅是美學選擇,而是一種感官化、敘事觀看方式,使眾人放下感官誘惑,進入一種純粹、內省時間經驗。攝影因此成為一種容器,承載文明、記憶觀看本身。

 

一封來自過去的書信 / Seascapes

清晨海面、正午目的浪花、霞光,在《Seascapes》系列化作一幕黑白影像。或許是杉本博司寫給世界浪漫書信,自然、時間觀看方式根本問。系列始於 1980 年,歷時 23 年,靈感源於童年火車望見海平線——過去、現在未來串聯記憶中的恆定風景。

 

每張作品使用 10 畫幅相機拍攝,構圖高度一致:海平線位於畫面中央,天空海洋一分為二,畫面空無一物,只見波紋微微流動。雖然照片標明拍攝年份,視覺差異,細微浮動影像之間。拒絕事件敘事,讓「時間本身」成為主角。

 

杉本說,地球孕育生命,因為太陽保持「偶然距離」,這種偶然正是生命觀看起點。觀看《Seascapes》,我們不只是凝視自然,而是早期人類面對世界時,那份靜默本質凝視。

 

直到光將我吞沒 / Quattro Ragazzi

2015 年,杉本博司歐洲旅行造訪位於義大利北部Teatro Olimpico,劇院牆上壁畫描繪1585 前來訪問天正少年使節團(天正使節)教皇情景。杉本回憶道:「突然想到,親眼看到年輕大使曾經看到建築。」帶來一種痛感,彷彿聲音說:「我們希望透過你的眼睛,看見我們曾經看到歐洲。」

 

這次經驗觸發創作《Quattro Ragazzi》系列契機。說《Seascapes》關注的是自然中「原初時間」凝視,那麼《Quattro Ragazzi》轉向歷史斷裂構。這一系列早期的《Theaters》形成鮮明對比:前者透過長時間曝光整部電影消融純粹光,象徵歷史壓縮遺忘;後者透過歷史場景,使歷史發生對話。

 

圖像在此不只是歷史劇照,而是觀看歷史方式本身。《Quattro Ragazzi》揭示歷史從來不中立的,而是透過觀看建構。圖像一場觀看劇場,觀看權力本身就是一種敘事演——擁有觀看,書寫歷史。

 

最真實的謊言 / Portraits

杉本博司說:「攝影不會說謊,本身就是最大謊言。」這句話呼應 Susan Sontag 影像真實性質疑——攝影並非人們那樣真實,可以操作建構,反映的是拍攝價值觀意圖。

 

1999 的《Portraits》系列中,杉本前往倫敦夫人蠟像館,拍攝歷史名人蠟像。17 世紀肖像畫構圖光線處理,使畫面真假辨,創造視覺錯位幻覺。彷彿看到歷史人物真實肖像,實則是「複製複製品」。

 

這些作品不只是肖像攝影,更是歷史形象建構隱喻,讓人質疑我們相信歷史是否只是影像產物。杉本藉此揭示:攝影不再只是見證歷史,而是參與歷史建構,我們直視那些熟悉虛幻歷史幽靈,思考真實虛構之間模糊界線。

 

文明的終將勝利? / Stylized Sculpture

杉本博司2007 開啟的《Stylized Sculpture》系列,視為攝影考古學延伸。此次視線轉向時尚身體歷史,拍攝經典服飾,1926 Gabrielle Chanel 時裝以及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三宅一生設計師作品。這些服裝穿人體模特上,呈現出雕塑凝視感。

 

模特光滑質地冷靜表面,使服裝展現出完美無瑕結構感,宛如歷史標本。杉本服裝視為「第二皮膚」,不僅遮蔽身體,承載文化、性別階級語言。他在文中道:「人類穿上動物皮毛起,衣著便成為文化載體。」服裝象徵野性戰勝,遮擋慾望,引導人類邁向文明秩序。這些影像不只是時尚攝影,而是一種文明封存,攝影沉默見證者。

 

我們透過感官世界連結,並在有限時光建立記憶,產生回憶。杉本博司作品中,持續透過黑白影像穿梭過去未來,捕捉人間片羽,使攝影成為歷史斷面,曾經存在證據,成為我們世界重新相遇方式。

 

Author / KUAN

Editor / Jonathan Tseng

Photo Credit / sugimotohiroshi.com

這是宣傳 Banner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