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傳思收錄

貓式美學與情感距離:當全民吸貓成為社群流量密碼與親密隱喻

貓,不只是可愛動物,也是這個時代的情感符碼。從古埃及的守護形象,到今天社群的貓相 icon 與爆紅表情包,牠們以高冷、慵懶、不可預測的姿態,滲入我們的審美與日常語言。牠的存在,讓我們在看似無關的滑動與轉發中,投射出對距離、自由與情感連結的想像。

凝視足下:當腳成為當代藝術與慾望的起點

當暗黑設計師 Rick Owens 在 OnlyFans 上傳裸足寫真,他不只是挑釁時尚界的尺度,更開啟一場關於身體、慾望與藝術觀看方式的反思。從腳出發,這篇文章帶你走進時尚異托邦與當代藝術現場,重新凝視這個被邊緣化卻承載記憶與力量的部位。

夏天的戀人只屬於夏天:盤點那些無可救藥的 Summer Fling

發生於夏季假期中的戀情總是深刻而難忘,來臨時就像午後的驟雨倏然而至,引人猝不及防地無可自拔,離開時則如祭典的花火轉瞬即逝,令人依依不捨地流連忘返,其短暫卻美好的特性讓人們即使對於注定結束的事實心知肚明,仍紛紛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這類故事也因而成了眾多電影創作者喜愛發揮的題材,被以各種形式、樣貌呈現在大螢幕上。

建築的性別辭典:以身體為尺,不只是陽剛或陰柔

城市由人所造。它是我們思想的延伸,也是我們身體的映照,是意識在空間中的自我書寫。在這樣的視角下,身體常被視為僅是工具,是意識與理性實現的媒介。然而,城市從不只是思考的產物,更是來自意識中那份抽象、概念與反思的可能性。

枯萎之前的最後一舞,d4vd 以悔意詩篇引爆浪漫炸彈

在沙灘上,一顆浪漫炸彈正在倒數。d4vd 的首張專輯《Withered》,以白玫瑰、末日風景與青春殘骸拼組出一首首情歌,寫下那些關係中的失衡、執念與自我詰問。他不只是訴說心碎,更反覆追問:愛,是命中註定,還是一場孤獨編寫的幻覺?當爆炸過後,我們能否從廢墟中重新學會靠近彼此?

每秒都賭命!從經典賽車電影凝視生命、速度與失控的哲學瞬間

賽車這項運動是極其危險的,為了追求極致的速度,賽車手得以生命為賭注,然而也正是伴隨那份危險而來的刺激感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魅力,讓人類不斷地挑戰死亡,並在活下來後於賽車場上書寫傳奇,而在記錄那些傳奇並傳遞賽車運動魅力的需求下,許多精彩且真實的賽車電影應運而生。

你無法用數字定義我 —— 從 0 到 1,000,000,探索日本當代藝術的存在提問

在被數字主導的世界裡,我們早已習慣用效率、排名與數據定義價值與自我。然而,數字真能衡量一切嗎?透過日本當代藝術的轉譯,數字不再只是理性工具,而成為記憶、情感與時間的載體。這場對數字秩序的靜默鬆動,邀請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被記住與理解的存在?

不是風景,是存在:從 Björk 聽見自然的毀滅與重生

在藝術、音樂與時尚領域紛紛關注永續與自然議題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跳脫口號式想像,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本文透過 Björk 的三張專輯《Homogenic》、《Biophilia》和《Fossora》,探討她如何以聲音實驗拆解浪漫自然觀,轉而提出一種黑暗、混沌而共生的自然想像,為當代生態思維帶來新的感官提問。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散策|光鑿群島

以光為鑿,於瀨戶內群島掏開混凝土殼體 ── 豐島露珠窸窣低語;直島地下宮闕,睡蓮與天同框;李禹煥以石鐵對坐留白;杉本博司長曝見永恆等。建築 × 藝術 × 自然三線交織,刻寫海霧中的嶄新地誌,與旅人共享群島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