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住家兩點移動的緩衝:第三空間

城市中的公園為繁忙生活帶來一點綠意,而鄰近的咖啡店及藝文空間則是調劑工作與家庭的緩衝區,因此都市才免於過熱故障,靈魂與韻味也來自於此。

從不動產廣告中我們能得知坪數、建築特色、地價、交通等資訊,卻鮮少人關注周遭酒吧、書店、展覽空間的位置。這些非正式公共空間是讓人下班後暢所欲言的場所,或者是假日於沙龍進行思辨的來回討論,於熟悉的場景中擁抱與陌生人相遇的不可預期性,城市的個性、魅力與多元於這些第三空間綻放。

空間需求與情感歸屬的結合

除卻與家人、同事的日常往來外,第三空間讓非日常的社交行為頻繁發生,為個體及社群提供心理慰藉與支持,互動間產生的化學作用讓壓力與情緒得以釋放。理想的都市規劃中,步行可達範圍應可滿足所有需求;不過在城市發展、郊區化影響下,人們習慣以車代步,店家的疏密程度隨著擴張逐漸拉開,特意造訪的強烈目的性勝於路過。

星巴克如何成為全球連鎖咖啡龍頭

《 The Great Good Place 》歸納咖啡店、酒吧經營形式,結合地理上的空間與心理上的情感歸屬,影響了 Starbucks CEO Howard Schultz,於1987年收購 Starbucks 後,帶入義式咖啡店注重提供客人體驗的服務形式帶入。對於客人的名字、背景、喜好瞭若指掌,即便細微至外帶紙杯寫上客人姓氏的小舉動,也能使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更能於言談之中適時提供知識,扮演街頭巷尾情報站角色,讓所有資訊匯聚、交流發生,產生更豐富的能量。

社群是街坊的靈魂

隨興散步經過街邊店時外帶咖啡、或是在吧台站著喝杯啤酒,看似毫無脈絡可循的習慣形塑了「社群」,堆砌出以交談為養分成長的團體,透過價值觀的交流與碰撞創造認同,凝聚情感。咖啡因和酒精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過資本主義掛帥的現代消費社會,助長了連鎖店的發展,壓縮獨立街邊店的生存空間、提高成本門檻。連鎖店高度標準化經營,讓品牌鮮明識別勝過當地特色,無疑成為建構社群的阻力。

上線即抵達?

第三空間泛指從家庭過渡到學校(或社會、辦公室)兩點以外的非正式公共空間,舉凡咖啡店、酒館、沙龍、藝文空間等可步行抵達的場所,不需要預約、容易觸及;人們於此釋放日常累積的壓力、轉換情緒,重獲面對明天的勇氣。甚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聊天室、交友軟體也成為當代青年所認知的虛擬第三空間。社群媒體的出現,讓人與人之間資訊共享與互動不僅發生於空間中,更化為對話框與語音訊息,取代了實體會面。

最易被忽略的心靈綠洲

作為調劑工作、居家生活的降溫系統,第三空間的必要性是無庸置疑的,然而隨著時代與世界局勢演變,遠端工作成為常態,減少通勤、群聚、外出用餐藉此阻絕病毒傳遞,空間營運也變得岌岌可危。當生存成為必須,人們容易忽略比起食衣住行較次要的情感需求,不過基於消費社會結構,完全不依賴他人、離群索居是幾乎不可能的。與人連結的重要性,或許只有到封城之時,才會在大眾的召喚中彰顯。

人們於公領域與私領域的面貌會隨著自我揭露程度有所不同,透過某種程度的偽裝與修飾,扮演他人眼中期待的角色;或許可以說,第三空間讓人們有空間做自己,免於被都市龐大的孤寂感吞噬。

Editor / Asta

Author / Asta

Photo Credit / alfred-mueller, Jim Pennucci, Insider, Steelcase, Maps and Merlot, keypersonof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