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EF 》怒嗆中的矛盾與對立,如雙生火焰般相愛相殺

《 Beef 》影集中看似環環相扣的「復仇」戲碼,實際上是兩人對於「鹹魚翻身」的執念共業,除了探討當代社會中的「幸/不幸」與「擁有/失去」的不完全相關,甚至因為失去所有反而得到幸福的矛盾,《 Beef 》描繪的已經不只是對對方恨之入骨的陌生人,而是大時代下作為亞裔移民第二代於美國面臨的困境與選擇。

巨大轉變始於微不足道的開端

由 A24 製作的影集《 Beef 》於 Netflix 串流平台進入大眾的視角。編導 Lee Sung Jin 在訪談提到,Amy 和 Danny 代表同一枚硬幣的兩面,這兩個獨立的角色困在現象、常規、自我的主觀現實中,即使不是路怒事件,他們終究會以類似方式破壞自己的生活,猶如拉扯橡皮筋直到力竭,接著把自己、以及那些深埋的問題和苦痛,從最內裡抖出來。

 

隱藏表象下的終得破土而出

第七集〈 I Am a Cage 〉篇名出自 Kafka 隨筆集,描繪了人類如空虛的容器,不斷尋找生命意義,內容多為對於苦痛、罪惡感和真正道路的覺察。

 

Amy 和 Danny 處於生活好轉的假象時,泥土的畫面再三浮現,暗示他們隱隱作痛的情緒像是手背上的血管、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終得破土而出。而當 Amy 梳理過往經驗,將害怕的事物、創傷與兒時讀過的《虎姑婆》繪本連結,那張嚇人的慘白臉孔不斷出現,彷彿提醒著他:你不是個好人、沒有人會無條件愛你。而那正是禁錮著一切的源頭。

 

數字暗指故事未明的細節

劇中不經意地以序列和形式呈現數字,反覆出現並與角色產生連結,像是書末的註腳,完整那些故事未明的細節。最終集中出現數字刺青「 22 」,將兩個 2 的筆畫相連、頭尾相接,構成輪迴的意象。

 

而數字 22 來自由 Joseph Heller 所著的黑色幽默小說《 Catch-22 》,其名稱為英語中常用的詞彙,描述彼此矛盾、兩個不同規則引起的邏輯悖論,通常產生在個人受制於但無法控制的規則,因為反對規則等於接受規則,從邏輯上無法判斷正確與否。

 

我們都是吞食自己尾巴的蛇

有時違背直覺的正確決定也稱為悖論,如著名的「銜尾蛇」悖論,描述大蛇先殺死自己,再讓自己重生的矛盾。銜尾蛇是煉金術的重要符號,形象是一頭處於自我吞噬狀態的蛇或龍,形成一個圓環,或「 ∞ 」,體現宇宙無終無始的循環觀,建構和毀滅的往復、生命和死亡的交替。

 

(煉金術書中的銜尾龍圖像。)

走出隧道時的輪廓

“One does not become enlightened by imagining figures of light, but by making the darkness conscious.”——C.G. Jung

最終集〈 Figures of Light 〉篇名出自 C.G. Jung ,當兩個主角經過了那些宛如《午夜福音》的對話與迷幻的旅程,走出隧道之時如大夢初醒般空虛而紮實,幾乎要忘記夢裡發生的,卻在天明之際感覺到純然的永恆。

 

兩人靠在大石頭上歇息, Danny 如天啟般說出:「你出生,做出一連串選擇,然後突然,你就在這了。」一席看似無意義的廢話,卻點破《 Beef 》中的失控之所以精彩絕倫,正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或許觀影當下有時勢所逼、時不我與的錯覺,實際上其實只是業障因果罷了。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Dorian Hsu

Photo Credit / Andrew Cooper, Netflix, Rolling Stone, concrete play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