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自有他們的生命,只要喚起他們的靈魂就好了。」—《百年孤寂》。有些東西騙不了人,像是,我們總能在被賦予真心的事物上體感真摯、味蕾被深刻滿足時感動、備受款待時同理尊重,還有被療癒時不顧形象地融化。沒有人沒吃過甜甜圈,但位於中山巷弄裡的 ABCD • A Better Coffee & Doughnut,是一間販賣「覺醒甜甜圈」的神秘小店,我們都知道甜甜圈的力量,但從不知道能被它拯救成這樣⋯⋯。
從零走進餐飲修羅場 / ABCD 主理人 Roger
「看似不相關的人生道路,回頭看發覺,其實都是在成就自己。」ABCD 主理人 Roger 留著率性小鬍子,講起話來輕快雀躍,行雲流水的快活,是那種雖不曾見過,但言語中充滿共振,一種一見如故的交心感,就如 ABCD 的魔幻,令人心甘情願地一試成主顧。
中學的生活滿是古典交響樂,身為樂團首席的 Roger 成天泡在音樂裡,滿意得哪都不想去。而在轉進一般高中的破碎銜接期,如同每個小野啓鏡頭下的高中生,突如其來地迷路了。「那段時期很混沌,甚至稱得上是真的混混,流連在一些所謂問題場所,成為一個所謂問題兒童。」
帶著有些無所適從的格格不入,中學畢業後頭也不回的當兵去了,結束義務後失去了指引,同時意識到在這個沒有大學文憑的世代裡無能為力, Roger 埋頭苦讀一舉考進了政大。「不要說什麼天才,過程的苦實在太難。」Roger 苦笑形容,應考期間的心靈劇場可以再分享成另一篇文章。畢業後為回應家人的期待,進了當時呼聲頂天的電子產業,成為遊走國內外的業務員:「我並不是真正如此隨心所欲,甚至會說很壓抑,最終折返跑回餐飲業是因為內心的呼喚太大聲,再也無法置之不理。」Roger 如今的人生故事線並不是第一版就打出來的,經過二校、 undo 、來回 refresh ,生命中的小事慢慢觸發心之所嚮,最終傾瀉而出。
款待的專業
「對餐飲的熱忱一直都在,從小志願從不是太空人或總統,而是 Concierge。」Concierge ,的定義在台灣與國外存在微妙的差異,可以理解為飯店禮賓人員,或是《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的 Gustave 。這個職位需要淵博的知識、高檔的人脈與文化理解,他能打理所需的一切、熟門熟路地在緊急情況下解決問題,而他也必須擁有獨到的品味,依照客戶背景設身處地滿足所有需求。
這是多麼帥氣的一件事!「但台灣幾乎沒有這種職業,或是說,將『服務』視為一種專業,很難在台灣活下去。」背景延伸至整個餐飲脈絡,消費者經常忽略服務的專業性,或是認為服務應是無微不至的卑躬屈膝。Roger 反對無價值的畢恭畢敬,看不慣沒有靈魂、僅剩 SOP 照本宣科的制式服務,「以服務為榮,專業來自於對菜色的了解、對需求的理解、對酒水的美感與見解,而不是貶低身價似的為服務而服務。」
雙手捧著開啟志業的興奮感,Roger 走進一間月薪 8000 元的咖啡廳當學徒,那是一間非常尊崇⽇式學徒訓練制的咖啡館,不如連鎖咖啡廳有規範可以遵循,充滿匠氣與框架外的形式,新穎至極。這樣的學徒日記持續了好幾年,「雖然薪水低,但技術值得學習,不想只是走馬看花,我希望能扎扎實實進入咖啡產業,嘗試各種可能性,將咖啡學習透徹,觸碰最高深最棒的技術。」不介意從高薪到低薪的反差,Roger 以尊重職人的態度埋首咖啡技藝,把「專業就是做到最好」視為對消費者的責任。這並不是一個試試看的心態、也不僅是一份工作,是為理想而勞動,為志業而放手一博。
被低估的甜點
爭奇鬥豔的甜點世界裡,何以選擇甜甜圈? Roger 形容這是一個理性與感性的選擇。「總覺得,甜甜圈是個被低估的甜點,咖啡經歷了三波革命,甜甜圈何嘗不行?」海量研究每個甜點的背景歷史,以理性開頭,相信數據與市場分析的力量,最終挑選出幾位甜點佳麗候選人,結合感性在腦內與兩面的自己抗衡。「大家都知道甜甜圈,它並不是高冷又難以理解的甜點,因此市場接受度高,若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宣傳『新穎』,以剛創業的我來說風險太高。」
Roger 更喜歡在平凡中點綴驚喜,並將消費者已習慣的理所當然做到最極致。「早期的甜甜圈其實就是油炸後的麵團沾上糖粉,而第二波的甜甜圈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連鎖點心,大量且品質穩定,也因此打開這個市場對甜甜圈的強大關注。」 Roger 與團隊將法式甜點解構後將母體改成甜甜圈,以精緻開啟第三波甜甜圈的歷史篇章。就感性面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甜甜圈是世上最療癒的小東西之一,像是每個人心中最少女心的那一面,粉嫩的直擊心窩,即使靜靜地觀賞與聞香,也能帶來撫慰人心的巨大療癒。
用 640 次的研發成就「第三波精緻甜甜圈」
精緻不只存於紙上,為了抵達完美的甜甜圈口感,跳脫日式與美式甜甜圈既定印象就代表著, Roger 必須做出過去市場不曾存在的東西。沒有經驗或食譜得以借鏡,從最前端開始,廣羅五花八門的麵粉,國內外的、粗細不同的,並以數不清的排列組合嘗試比例、在時光縫隙中揣摩發酵時間的魔法,「沒有馬虎與妥協,就算知道某階段的麵團已經很不錯了,但心目中自己還沒認可,就無法過關。」四年間,屏除掉那些獨自留守廚房的加班夜晚,前後共嘗試 640 次,最終 ABCD 甜甜圈的身體誕生,以此紀念將其命名為「 640 甜甜圈」。
何謂「好」的定義,Roger 堅信好的定義應承載深厚技法與對品味的堅持。也許我們常聽到「你認為的好就是好」看似奔放卻也不負責任的回答,但凌駕主觀感受之外的脈絡標準,不也是極其重要的品味內核?「當喜歡一個東西就應該去深究,判研什麼叫好、好的原因與條件是什麼?唯有如此才能夠透徹地思考如何做得更好。」Roger 堅定地說。
「好」來自於穩定與平衡
對他而言,好的咖啡必須兼顧酸、苦、甜的平衡,一飲入喉停留於舌面的是飽滿的質感,緊接嚐到姍姍來遲的餘韻,靜靜包覆著鼻腔。而甜甜圈也是如此,酸甜平衡之外也需顧慮層次感,入口的質感是否濃郁豐富、外觀是否令人垂涎三尺,在這顆小小宇宙中,完整味覺體驗循環爆發。
「好」也需要擁有持續穩定的能力,「只有穩定性才能長期存在於人們心中,演變成一種情感並持續培養成一種習慣,這也代表一種陪伴跟安穩。」為了成就穩定,ABCD 嚴選原物料,為堅持天然而細膩到僅與單一農友採購單一品種的水果,「難以掌控『新鮮』這不安分的調皮因素,因日照與土壤水氣都得看上天的心情。」高品質的堅持背後是用極高成本堆積而成,「也許有時客人也吃不出來差別,但我們自己知道,所以就必須把它做好。」
理性與感性的交叉點
「如果今天單純的想開店賺大錢,我只需要一股腦的理性,但創業不該只有這樣,刻刻提醒自己理性跟感性的重要性,照顧到自我的情感面,用策略或是商業法則之外的教條去開一間店,這樣子情感的重量不能被忘記與忽略。」我們總是站在光譜的極端, Roger 點亮了理性與感性的交叉點,在甜甜圈裡完整體現。對甜甜圈的情感不需被他人賦予,用同樣的堅持重新定義自己之於甜甜圈情感價值、創造屬於 ABCD 的意義。
以療癒與款待填充的餡
款待不僅止於表面的周到,無關乎是否有天賦,⽽是願不願意真正深層了解他⼈的需求。「這樣的心情是『我想為你做什麼』,而不是形式上的『我應該為你做什麼服務』。」這樣幽微的差異來自同理心境的高度,為你點餐、倒水是服務,觀察客人心情變化與感受需求是款待。「就像,有些客人喜歡熱情的招呼,有些客人喜歡默默共享空間的默契,以對方為出發,想為對方好的心情自然就會挖掘這些細節,它絕對不是一個 SOP,沒有辦法按部就班的告訴每個人所謂款待該怎麼做。」
沿著這樣的思緒前行,選擇落腳中山也是同樣道理,開店之際中山不如現今人潮洶湧,Roger 堅持一種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單純理性決策,把店開在其他地區也許更好,但在我腦中的 ABCD 是一個能夠提供寧靜片刻與百花深處的驚喜感之地。」避免客人穿越複雜的食物油膩的氣味抵達店裡,Roger 希望客人從捷運站走到店裡的路途中都能慢慢堆積興奮感,如此的考量來自 Roger 的款待之心,ABCD 的服務承接完整的用餐體驗,從店家街道的形象、音樂品味到甜甜圈與咖啡,最重要的,ABCD 所散發出的款待氛圍,如深夜街道上的一盞暖光,心中的能量小角落。
每個都是寶貝
不只對人,Roger 對自家甜甜圈同樣愛子心切。「我對於『招牌商品』一直很納悶,今天要拿出來的每一個產品都應該是招牌,都是你的明星、捧在手中珍惜的寶貝。」因每一顆甜甜圈都經過全心全意的付出,創造它的人當然會希望每一個被賦予驚喜與創意的寶貝都能夠被看見、被懂它的人欣賞。Roger 建議,如果真的無法選擇,「那就相信直覺,當進到店裡第一眼看到就被震撼,就選它了,這就是最適合你的明星商品。」數據也站出來支持這看似玄妙的理論,「店內的甜甜圈口味銷售量都很平均,的確沒有一個獨佔鰲頭的口味皇后。」
耳濡目染於媽媽的人生態度,從自身出發向世界釋出善意,「媽媽從小只告訴我兩件事情,be better 永遠要更好,從 good 到 better 再到 best,never let it rest。當出門在外,一般家長會說提醒孩子不要吃虧、不要被騙,我媽媽只說:『要記得對人家好 (台語)』。」除了媽媽以外,Roger 的人生深受一本書與一部電影的影響:《小生護駕 For love or Money 》與《 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 》。消除內心的動蕩不安,肯定這就是一生想做的事,堅持熱愛的重量與價值。「 這本書提到一個很棒的概念: PFP(Profit For Purpose),慈善事業總與商業切分的太清晰,慈善也能運用自身能力去做出改變、擁有自主的財務,如此才能真正照顧到你想要照顧的人或議題。」如同 Roger 所說,ABCD 是一個平台,一個聚集志同道合的空間,為此作為載體把關注集中在大家共感或具有意義的議題之上。
翻轉消費體驗的淺碟化
把鏡頭拉遠,看向遠一點的餐飲未來,Roger 心繫除了『美味』如此基本的元素之外,店家與消費者能試著品嚐深度,「希望跳脫產品本身,去感受更完整的消費體驗,就如打破傳統路邊攤的通病,整潔乾淨與美味可以並存,兩者並不背道而馳,若髒亂成了美味的藉口,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懶惰的自我解說。」時代潮流下的速食感快速流動,品嚐料理與消費體驗似乎對許多人來說成本太高,或認為根本沒必要,但趨勢潮流襲來之時,跟風卻又特別勤勞。表層的消費文化像溫水煮青蛙,「消費者是否能感受到這家店想要展現的東西?像是有一陣子很流行拉麵,大家能不能感受到碗中物的內涵與文化,還是只思考著:為什麼這碗麵要 200 多塊?」
如果消費者毫不在意,便促使營業者忽略也僥倖,雙方沈默卻有力地影響著彼此,可謂餐飲的量子法則。店家與消費者應是共好與成長的關係,「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堅持了。」Roger 形容每一個客人都是一個契機點,感動有漣漪效應,盼望這漣漪能震動的長久,觸碰到更多人。
「當這樣的店家愈來愈多,消費者嘗試的口味也就更多元,這是相互溝通的進程,彼此依賴的成長演化。」而 Roger 不諱言直指現今媒體亂象叢生,「報章雜誌擁有至上生殺大權,消費者也盲目地全面吸收。」甚至點出美食評論家的墮落,原為美意的制度卻流於形式,相較於通貨膨脹與缺工問題,Roger 形容這些來自「人的問題」才是真正毒害餐飲業的要害。
從「品嚐」這快樂的途徑培養獨立思考、自我品味的風格塑造,養成的路上有 ABCD 的相伴,排斥說教似的大聲宣揚,Roger 以音樂美感、包裝、設計、裝潢氛圍,形塑整幅甜滋滋的畫面,讓消費者情不自禁吸引靠近,從此進入能相互碰撞的場域。
拆除炸彈後的重建
說到障礙,最大的挑戰莫非疫情了。創業之路上總有案例與一本本經驗談可以作為參考,但疫情這顆大炸彈橫空出世,大家都無法靈活的快速轉換姿態,「那時啊…真的只能硬撐啊。」Roger 說能撐到現在只是恰好幸運如此,maybe just did something right,僅此而已。但疫情後的挑戰才正式開始,通膨與戰爭接連砲火,消費者的觀念尚未銜接上物價成本,該如何用翻倍的成本向市場溝通?隱性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Keep being better,把腳下的每一步走得堅實走得長久,才能真正做出改變。「台灣的教育與自然環境是我最在乎的兩個議題。」這是一個自古世紀難題,Roger 盼望透過 ABCD 的影響力進而進入體系投注資源與話語權,灌注肥沃養份於下一世代,落實教育與環境的真正永續。
值得堅守一生的事
「當今天必須或是義務性的去完成某件事,自然不會付出全心全意。但若是為了夢寐的所求,就會發自內心的貫徹到底,自發性地精益求精。」從甜甜圈中淬煉出來的,除了覆蓋厚厚一層名為堅持的糖霜、中間填充名為款待的鬆軟內餡,還有 ABCD 所乘載的未來展望。只要真心就不會有差錯,身繫款待、平等、better 的精實內核行軍,ABCD 從來不只是一間甜甜圈店。
望進整齊乾淨的店裡,泡在舒爽的溫度裡品嚐一杯 so much better 的咖啡,咬下一口神魂顛倒甜甜圈,幻想著專屬 ABCD 的 BGM 會是什麼樣的曲調? 不是少女心噴發的 K-Pop,也不是老闆 Roger 深愛的爵士樂,「 Queen 與 David Bowie 的 Under Pressure.」Roger 想講述的並不是一種巨大的壓力,而是承接在這壓力之下,別忘了永遠還能看到前面充滿希望之光。
把目標放進口袋一併帶著往前走,壓力將漸漸從負擔轉化成編織夢想的動力。ABCD 像是一座甜蜜暖色燈塔,提醒著「做對的事情之重要性」,在堅持理想的過程中撒點糖粉、補充點咖啡因與水份,甘甜如甜甜圈的無限可能性也許就在遠方。ABCD 就是擁有這樣神奇的魔力與能量。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Phoenix
Photographer / MIAO’s photography
Videographer / cyuliu
Special Thanks /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