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它留一個位子:椅子設計的經典符碼,傳遞當代文化的美學概念

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小至居所,大至宇宙,設計成為了每個時代的紀念品,如同相片般紀錄當下的美感與發展,而這些發明與創造在各時代間穿梭後始終屹立不搖,進而流傳至今成為了所謂的傳奇經典。

而其中,或許就屬椅子的設計最為貼近於「人」,在創作上需考量到人體工學、生活需求,在呈現上則需參考當代美感、工藝發展等,因此成為人類設計發展重要證物之一,記錄了當下,如同鏡射般反映出了當代的文化概念。

標準化的開端 / The Thonet No.14

若說到世界第一把交「椅」,大多數人或許會先連想到 1710 年來自英國的溫莎椅。然而第一把可工業化量產的設計椅,則其實是 1859 年由 Michael Thonet 所設計的 The Thonet No.14 ,是在工業革命與現代主義的影響下,歷經三十年的實驗中,精挑細選出的第十四號模型,可拆卸的簡單結構成為設計史上「 Less is More」的經典代表,從 160 年前至今仍持續生產販售,也成為影響後世設計師的一大設計符號。

 

顛覆常理的平衡 / Cantilever Chair

而近幾年最廣為人知的設計名椅,則非「懸臂椅」莫屬,由於前幾年北歐風格的流行,使建築師 Marcel Breuer 所設計的 S32 與 S533 藤編懸臂鋼管椅再度翻紅,成為現代人挑選傢俱的熱門選項之一。然而,若追溯至創造懸臂椅之第一人,其實是來自荷蘭的建築師 Mart Stam,他在 1926 年創新設計出沒有後腳支撐,並由煤氣管所創造的初代懸臂椅 Cantilever Chair,才有了在材質與技術上更加精進,而廣為人知的 S32、MR10、B33 等知名懸臂設計椅。

俐落Z字曲線 / Zig Zag Chair

同樣受到懸臂椅啟發的,是這把一定能在家具設計書中看見,擁有俐落 Z 字曲線的 Zig Zag Chair。來自荷蘭傳奇建築與設計大師 Gerrit Thomas Rietveld 之手,僅由四片木板達到穩定的平衡,把極簡主義發揮到極致的代表性作品,強調設計的「純粹性」,視覺上也達到前所未見的前衛感。

打造立體視覺 / Red and Blue Chair

而他的另一項的作品同時也是藝術與設計史上教科書般的存在—— Red and Blue Chair,是荷蘭風格派運動初始期的三維代表作品,以 13 條木頭互相垂直組成結構,再以蒙德里安的紅黃藍三色漆於三立面而體現出空間感,將風格派藝術從平面延伸到了立體,也深深影響了之後的 Bauhaus 時期。

世紀美學巔峰 / Barcelona Chair

說到了 Bauhaus 的傢俱設計則不可不提,與 Bauhaus 學院創辦人 Walter Gropius 並列現代建築先趨的巨擘——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以及 Le Corbusier。前者最著名的是為西班牙皇室所打造的「 Barcelona Chair 」,以流線的 X 型鋼架椅腳,搭配兩片椅墊組合而成,看似簡單的結構卻有著不簡單的細節,包括椅架的力學平衡,以及以彈性皮帶規律纏繞椅背及椅下來增加支撐等,被喻為 20 世紀最美的椅子,完美展現出 Bauhaus 的現代主義。

人類四肢的延伸 / LC2 Armchair

而後者的工業建築之父 Le Corbusier 則是因為找不到能與自己建築作品相匹配的傢俱,決定自己創造,而經典的工業風鋼管傢俱系列因而誕生。包括舒適的 LC1 Basculant 椅、經典的 LC4 Chaise Longue 躺椅、LC8 金屬板凳椅等,其中又以 LC2 Armchair 沙發單椅最具代表性,以外露的椅框架構搭配精準計算的方塊軟墊組合而成,功能主義之父以理性及具邏輯性的設計,創造出風格極為強烈的代表性傢俱,在他的世界中,建築是「可居住的機器」;傢俱則是「人類四肢的延伸」。

極簡裡的舒適最大化 / B3 Wassily Chair

同樣具 Bauhaus 風格代表性的,則是許多人熟知的 B3 Wassily Chair ( 1925 ),是由匈牙利建築師 Marcel Breuer 汲取自行車手把以及流線型的輪廓得到的靈感。座椅結構的呈現,是將鍍鉻鋼管彎塑,為歷史上第一把鋼管椅,並以當時的恩師藝術家 Wassily Kandinsky 為名,結合極簡的皮革作為椅背、椅墊及扶手,沒有多餘的裝飾,卻達到意料外的舒適,完美體現 Bauhaus 「形隨機能」的設計原則。

建築如同服裝,反映出居所的調性,而內部裝潢與擺設則如同內在,反映出居住者的思想。建築與家具間的關聯,除了結構、氛圍、材質的相互呼應及啟發外,設計的邏輯也有所連結。不管是外部或內裝,實際都以「人」為核心出發,考慮到人的活動、習慣、生理與心理,或以減法或加法進行設計,創造出「人」與「物」間的連結與影響。

而在工業化時代中,設計以人為本,功能至上,在免去所有個人主義的顏色,與裝飾主義的粉飾後,正好雕刻出設計最純粹的樣子,才能在歷代的淬煉下,至今仍耐人尋味。

 

Editor / Katerina Cheng

Author / Ana.W

Photo Credit / Artsy, Behance, Pinterest, City~Furniture, VINTAGE , PHILLIPS , IconoGraphika, Design & Archi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