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特衛普清透濾鏡下,未曾抹逝的人文記憶

秋末時拜訪 Antwerpen,是帶著冷色調的沈著,點綴著陽光綻放般的童趣,充滿現代美感的線條,卻也覆蓋著一層如歷史痕跡般的濾鏡。如同所有靠河的港口城市一般,座落於 Belgium 北部的 Antwerpen 是從前的貿易重鎮,是當時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樞紐,更是著名的鑽石之城,來到了現代則因藝術與設計的獨特再度聞名。

在秋的季節裡,小巧而寧靜是對 Antwerpen 的第一印象,濛上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覆蓋著整座城市,尖塔式的歌德舊建築,融合整齊劃一的公寓線條,沒有新舊矛盾的菱角,多了分專屬於這座小鎮獨特的氛圍與建築風格。

書香飄散著文化 / Demian

抵達的傍晚裡,穿梭於古堡與小販、教堂與酒吧之中,暖黃色路燈下,路過了不少不在計畫內的驚喜,走進名為 Demian 的藝術書店,轉角後踏進的藝廊,遇見主理人的愜談,她說著自己是巴黎人,卻更喜歡 Antwerpen 的藝術氛圍,甚至為其每週來回也在所不惜。

「可能因為城市更小也更少人,感覺 Antwerpen 的藝術更為純粹,更為不被打擾。」同樣來自巴黎的我們,將這段話銘記於心,期待展開一場與 Antwerpen 的秋季漫談。

露天的博物館 / Middelheimpark

騎著腳踏車來到被大型叢樹包圍的 Middelheimpark,一座碩大的雕塑公園(或說它是露天的博物館更為準確),人們在楓葉裡漫步之餘,身旁是件件自 1900 年左右收藏至今,大師們的雕塑作品與空間裝置,包括將二維化作轉為三圍雕塑的 Carmelo Cappello、擅長以尖銳邊角創作的挪威金屬雕塑家 Arnold Haukeland、或以身體空間創造個人風格的義大利雕塑家 Alberto Viani 等史詩級作品。

在留有霧氣的早晨中,霧濛的天空與森林的廣闊相同,感受到渺小之際,卻又被身旁穿越時空的藝術痕跡所撼動。雕塑與美感都是超越了線性時間的存在,而空氣瀰漫著微濕的樹葉氣息,陽光穿越於幾何與柔軟的雕塑線條,自然與藝術結合而成的滂薄感受,是在歐洲所從沒有過的藝術體驗。

建構出迷人詩意 / Ann Demeulemeester

對於攻讀時尚或服裝的學生,Antwerpen 則是如同殿堂級般的存在,是孕育出著名的六君子( The Antwerpen Six )與鬼才 Maison Margiela 的城市,如同時尚界的奇異點一般,在八零年代推翻了所有規則,造就之後的設計不再被品牌或定義所框架,也不為目的而生,而是將思想灌注於服裝本身,結合個人的有機,創造出所謂風格。

初踏入六君子之一的  Ann Demeulemeester 本店,神聖與肅然的氣息,或來自挑高的天花板、頂天的柱子,或來自祭祀般的排列與黑白的色彩,不同於想像中昏暗鬼魅般的燈光,多的則是一股浩然的簡約與俐落。 Ann Demeulemeester 的服裝如同用風寫下的詩,將布轉為紙的沈靜與皺摺,再將線轉為字的颯颯與俐落,沒有極端的龐克也不僅是飄逸的浪漫,帶著強烈卻又一瞟而過的瀟灑。

在時裝巨擎腦中跳躍 / Momu - Fashion Museum Antwerp

而著名的 Momu – Fashion Museum Antwerp ,則因完美的封存了 Belgium 服裝設計師們的經典創作,成為人們必訪的行程之一。

像是凍結了 80-90 年代的 Belgium,這裡有著 Raf Simons 還保留工業設計風的思考,Dries Van Noten 的拼接花園對比著 Martin Margiela 的人台衣,Walter Van Beirendonck 的奇異文字與映襯著 Olivier Theyskens 的歌德詩集。

也許是地緣所造就的獨立思考,Antwerpen 自城市至服裝,自風格至細節,唯一的共同點便是永遠看不見來自他人、他物或他地的影子,像是孤立於世界,卻醉心忠於自我。像埋頭往內在發掘,而非等著被世界啟發而下筆的創作,造就了 Belgium 不落於俗凡的設計。

在這城市的每一個細節與節奏中,皆藏滿美感、時代、設計、與個人思考的密切連結。若要單個說出對 Antwerpen 的形容詞或許很難,唯一精準的體會則是,在這裡的回憶並不受時間抹逝,僅僅是一幀建築的畫面或一陣濕冷的楓葉清香,都能與過往的某一瞬相互連結。

Editor / Katerina Cheng

Author / Ana W.

Photo Credit / Ana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