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春光無限好,為平凡日常添一絲粉嫩

黃昏時分,天空如同套上濾鏡,彩霞將雲朵渲染成粉彩畫面,遠處的山嵐隨著天色漸暗,逐漸轉變成深淺不一的藍色,交織出 Oscar-Claude Mone 筆下那朦朧、慵懶的 Port of Le Havre,繪製成他最知名的作品《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 ,印象派的名稱便是經由藝評家 Louis Leroy 調侃這幅作品的名稱而來。光影變化的描繪使得平凡的日常變得特別,西沈的太陽令人不自覺瞇起眼睛,感受這變幻萬千的時刻。

定格春日午後 / Giorgio Morandi

義大利畫家 Giorgio Morandi 近幾年由於電視劇的推波助瀾,高質感的色調再次獲得關注,低飽和度營造出那細膩沈穩的畫面,如同飄著細雨的午後,寧靜且平和。相較於印象派那光隙中的空氣流動感,Giorgio Morandi 的畫作則予人一種凝固的感受,即便是外面滴答的雨聲,似乎也無法介入。

 

Giorgio Morandi 的創作題材圍繞著日常,如最為人熟知的眾多瓶器是他主要的題材,Giorgio Morandi 將他們去除標籤,以筆觸堆疊,同時減少物件明顯的光影,形成一個個的扁平色塊。他一生繪製了 1300 多幅相關創作,而一條單純的線橫跨畫面,作為靜物桌面與背景的分割,喪失了空間感,Giorgio Morandi 似乎也將自己與外部環境劃分出了一條明確的界線,也因此他的作品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帶有一種旁觀時代變遷的沈思。

 

( Still Life, Giorgio Morandi, 1946 )

航行在蜜糖中 / Peter Zimmermann

Peter Zimmermann 是一名觀念藝術家,在 2016 年的《 Schule von Freiburg 》個展裡,藉由特殊的數位處理方式,將相片或是電影劇照轉變成抽象畫,而這種方式會將他們解構成不同的色彩,他將不同顏色的樹酯倒在地上,層層堆疊營造出層次,如同融化的糖果湖,散發出甜美的香氣,更將觀眾的鞋印或是鞋跟的刮痕,比擬成是油畫的筆觸,更著迷於這種隨機性。

 

將近 425 平方米的空間流淌著大量色彩卻不顯得雜亂,反而毫無違和的交織成動人的畫面,明亮的燈光照亮了平滑表面,放眼望去如同平靜的海面,門與門之間的殘影在地面交錯,形成複雜的視覺感受,眾人失語於純粹的視覺張力。

 

凝視混沌太空 / Gisela Colon

Gisela Colon 著迷於科學與宇宙,運用特殊的手法與航空科技材料使這些巨形體折射,浮現出彩虹般的光澤。其極簡主義的外形,也如同某種神聖的古代石碑、卵或是太空船,神秘且蘊含力量。

 

2021 年的作品《 Eternity Now 》以金色作為主色,設置於​​ Giza 前,如同守護著陵寢的聖甲蟲,象徵著太陽神的威能,除了反映出沙漠與艷陽的色彩之外,細看之下更可以發現那參雜在其中的柔和色調,古文明的宏偉與極具未來感的作品合成顫慄的感受,令眾人不自由主的匍匐在這股力量,召喚出語言之外的共鳴,並帶領眾人前往那充滿未知的神秘世界。一個圓滑的錐形體佇立在平地上,僅露出的上半部沒有透露更多訊息,簡潔的外型以金屬光澤填滿,形成魔幻的氛圍。

( Eternity Now, Gisela Colon, 2021 )

冰封的光影 / Roni Horn

如果說上述的藝術家創作,使眾人宛如躺臥在鬆軟的棉花糖上,Roni Horn 的創作則像站在冰山上,帶著原始的清冽,他的許多創作都向眾人展現與水的連結,更帶著詩意象徵。

 

提及 Roni Horn ,似乎總脫離不了「冰島與性別認同」這兩個關鍵詞。作品《 Water Double 》是數個與觀眾等高的圓柱體,他將其頂端表面拋光,如同臨近滿液的容器,在光線的照射下,顯現出不同的變化,圓柱體如同蘊含著光線的跳耀,帶來某種生命的脈動。

 

Roni Horn 似乎較少專注在某一個問題意識,反而是不斷變動,其身份定位基於與其他事物的關係,當我們單純看水面時,大多時候僅看到他的反射,然而換個不同角度時,卻又是不一樣的感受,創作對他來說比較不像是要解決某些問題,反倒是不斷地對自己提出詢問。

 

 

當人們因現實的苦澀與殘破而心力交瘁,總不免想躲進宛如泡泡糖般粉嫩的色彩中,宛若酒後微醺地套上一層濾鏡,用輕淺將人們帶離平凡的沈重。

 

Editor / Asta Chang

Author / Kuan

Photo Credit / David Zwirner, Tate, Katja Ollendorff, Yellowtrace, Cultured Magazine, Olivier Lempereur, McClain Gallery, NZZ, Open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