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設計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於不同媒材、不同功能中,各自展演其千變萬化的姿態。
Rem Koolhaas 的建築狂想曲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終於將在今年3月打開大門,說起他的造型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聳立於劍潭捷運站旁的巨大銀色球體。這棟建築是由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與其合夥成立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所設計。
恐怖片的邀請函,看完電影才懂海報玄機
2022-04-06Dawn Baillie,Midsommar,Salvador Dalí,Saul Bass,The Death of Dick Long,The Shining,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仲夏魘,影人影事,恐怖片,沈默的羔羊,藝術,設計,迪克隆之死,電影,電影海報,鬼店
除了預告片外,海報與簡介影響了觀眾於戲院門口與影音串流平台決定看哪部片的主要因素之一,預告片試圖在兩分鐘內,控制劇情、角色等元素有限制的露出;海報則像是退後一步,提供更多想像空間,有時甚至試圖混淆、誤導並吸引觀眾。
比精品更夢幻!無法收藏的旗艦店建築
2022-03-22Chanel,Christian de Portzamparc,Dior,Frank Gehry,Hermès,Herzog & de Meuron,Louis Vuitton,MVRDV,Peter Marino,PRADA,建築,旗艦店,時尚,空間絮語
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師打造旗艦店的精品品牌,除了創造話題外,也讓商店建築成為景點,加強顧客品牌忠誠度與造訪意願。
創造性的破壞,戰爭後的建築
2022-03-22Haus des Meeres,Lebbeus Woods,Pionen,建築,空間,空間絮語,藝術生活,設計
創造與毀滅往往被視為相反的兩面,在戰爭當中,剩下斷壁殘垣的建築物更是經常成為聳動的圖像與象徵,昭示著人性的殘酷與秩序的崩壞。
穿上隱形斗篷的建築,鏡面空間與建築
將物質表層加工打磨成完美平面的過程,蘊含著文明的進展、商業致富的秘訣與王權的象徵。千百年來,人類對於鏡面的追求與思索逐漸跨越了物質與抽象的界線,近一步成為構成空間的重要元素。
世紀中現代主義MCM:節制中的狂野
Mid-Century Modern( MCM )為美國於1940年中期至1960晚期盛行的設計風格,於室內、平面、產品等設計都受影響,二戰結束後青年返家,對於住所的需求與寄託於「美好生活」的想像助長了世紀中期現代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