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見不為憑:台北當代藝博會顛覆框架

觀者對於作品的解釋,大部分亦來自於過往體驗,有些作品卻無法依此判斷。透過一次次的感官顛覆,累積新經驗,短暫的衝擊化為更深層的思考。而將於5月20-22日舉行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精選國際60間藝廊、多達200位藝術家、1000件傑出作品,將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即時特性,透過不同展區、論壇透析出新觀點,其中又有哪些作品將顛覆觀者認知呢?
觀者對於作品的解釋,大部分亦來自於過往體驗,有些作品卻無法依此判斷。透過一次次的感官顛覆,累積新經驗,短暫的衝擊化為更深層的思考。而將於5月20-22日舉行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精選國際60間藝廊、多達200位藝術家、1000件傑出作品,將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即時特性,透過不同展區、論壇透析出新觀點,其中又有哪些作品將顛覆觀者認知呢?
當代場景的迷人之處並不一定能夠帶給觀者氣勢滂礡的感官體驗,而是在不經意之時,透過看似與日常無異的畫面,被小小的共鳴觸動。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精選國際60間藝廊、多達200位藝術家、1000件傑出作品,將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即時特性,透過不同展區、論壇透析出新觀點。
塞尚 (Paul Cézanne) 雖不被當時的印象派主流所喜愛,卻以獨特的創作風格影響了之後的野獸派及立體派,解放了從早期便被「單純地再現」及「單一觀看方式」綁架的畫家們。在此之後,畫家與真實世界,繪畫中的理性與感性之間終於產生了實質上的連結。
無論身處亂世或太平,人們想追求內心平靜與療癒的意圖是相似的,而藝術作為療癒力量的來源之一,總是能讓人屏息懾服。位於內湖的展覽空間 TAO ART 以現代桃花源為靈感,於繁忙的都市中建構一方浪漫的隱喻。
常流連忘返便利商店的人們對於慕夏的粗淺認識可能來自「蘇格蘭紅茶」外包裝,不過談及新藝術派( Art Nouveau )的代表人物,阿爾豐斯・慕夏( Alfons Maria Mucha )的名字也許會立刻出現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