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在楊德昌的電影裡,都市生活有多寂寞|《一一重構:楊德昌》
在楊德昌的電影裡,都市生活有多寂寞?|《一一重構:楊德昌》
如果時間不存在,花能開多久?
在昔日柏林看見藝術:柏林人對生活的個性有如工廠製造的藝術品

ART

從當代藝術到古美術,美學絕非一蹴而就,為你提供藝術家故事及展覽、拍賣場內場外獨到觀點。

徠卡奧斯卡·巴納克獎主獎作品,2024 移師台北展出

徠卡奧斯卡·巴納克獎主獎作品,2024 移師台北展出

第 43 屆著名國際攝影大賽徠卡奧斯卡·巴納克獎 (LOBA)的主獎作品將於 2024 年移師台北徠卡藝廊展出,由榮獲攝影獎得主的孟加拉攝影師-斯梅爾·費爾杜斯 (Ismail Ferdous) 作品《海灘》(Sea Beach),與新人獎的中國攝影師-樂子毅 (Ziyi Le) 作品《此時,彼時》(New Comer),讓台灣的攝影迷們可以一睹得獎作品的鏡頭語言與意境。
時代的見證者:傳奇攝影師、藝術家 Werner Bischof 將於 Ernst Leitz Museum 重磅展出

時代的見證者:傳奇攝影師、藝術家 Werner Bischof 將於 Ernst Leitz Museum 重磅展出

沃納·畢肖夫(1916-1954)是一位富有創意的攝影師、格盡職守的攝影記者和充滿詩意的故事講述者,其作品以精準的構圖和抒情詩般的美感為特色,他也因此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瑞士攝影師之一。目前,德國恩斯特·徠茲博物館正在展出馬格蘭攝影師沃納·畢肖夫的精選作品。展覽中還有許多迄今為止尚未被人熟知的圖片和檔,無一例外地體現了這位攝影師偉大的仁愛精神以及精準的審美能力。
春天還會遠嗎?藝術作品中的新生

春天還會遠嗎?藝術作品中的新生

近日氣溫逐漸攀升,有著冬去春來的跡象,二十四節氣中自驚蟄、春分、而後是清明,萬物開始綻放蓬勃生機。「春季」為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們,提供最豐富的創作靈感,而春所代表的「新生」,將帶領讀者穿越文藝復興、浪漫主義、以及現代主義萌芽階段。
青春的超能力就是:在這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第 16 屆草草戲劇節 Tng tshing-tshun

青春的超能力就是:在這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第 16 屆草草戲劇節 Tng tshing-tshun

如果有機會,你會想要再經歷一次青春期嗎?「草草戲劇節」今年以「當青春Tng tshing-tshun」作為策展主題,邀請愛好藝術與文化的朋友,一同走進嘉義探索青春的亮面和暗面。
笑著笑著就哭了:《 Mona Lisa 》的煩惱

笑著笑著就哭了:《 Mona Lisa 》的煩惱

由 Da Vinci 所繪製的 Mona Lisa 因為其神秘的笑容令眾人趨之若鶩,除了畫中的女士究竟是誰成為難解的謎題,它的知名度也變成環保團體人士倡議的手段之一,朝 Mona Lisa 潑湯的人士究竟是誰?為什麼一定要對藝術作品採取激進的手段?
非人亦非神的天使,是藝術裡純潔與神聖的理想

非人亦非神的天使,是藝術裡純潔與神聖的理想

當信仰化為真實的形體,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天使,在聖經中多以散播祝福與愛的形象出現,同時承載著美、純潔、和諧與神聖的象徵,其神秘而美好的形象,也因此成為藝術家們豐富想像和創作的靈感來源。
藝術的共振|ONE ART Taipei 2024 X Voices

藝術的共振|ONE ART Taipei 2024 X Voices

第六屆 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即將開展,與會者包括多家國內與海內外畫廊。與過去五年不同的是,首屆以學術策展為基石的全新展會 Voices,也將同步於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隆重登場。
孤立於世界中的餘裕:2023 台北雙年展

孤立於世界中的餘裕:2023 台北雙年展

廣大的世界即便終其一生也無法探討透徹,而當世界縮小時,所有事物似乎又變得模糊與疏遠,世界的複雜使眾人得以窺見不同時代的觀點,在不同形式的展品裡,藝術家各自延伸、批判,形塑出專屬而私密的「小世界」。
櫥窗外的凝視:透過藝術釋放社會的性別批判與女性焦慮

櫥窗外的凝視:透過藝術釋放社會的性別批判與女性焦慮

即便是快樂的童話故事中,依舊也有受困於性別焦慮下的皇后,魔鏡日夜提醒青春的流逝,對他來說象徵著自身價值的淘汰,除去社會既有的刻板印象,女性帶給自身的壓抑與焦慮,則是更為疼痛的體驗。
映著天色的畫:在繪畫中重新觀看窗框裡的絢爛

映著天色的畫:在繪畫中重新觀看窗框裡的絢爛

藉著窗戶與「光」的密切關連,它在西方更擁有形而上的象徵意義,成為繪畫裡表示多種意涵的視覺元素。延伸至藝術之大,不同媒材與形式間迸發的創作與想像,也如「窗」的流通而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