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時尚界的無臉男,反主流時尚巨匠 Maison Martin Margiela
時尚攝影如何改變世界?
兔子背負的普世刻板,那些人類賦予的時尚語彙
隨澎紗裙翩翩起舞, Balletcore 從女性化極端走向平衡

FASHION

除時裝趨勢外傳達更多時尚文化,爬梳經典背後設計脈絡與設計師故事。

在不同角色間轉換自如, Jared Leto 的本色流露古典藝術氣息

在不同角色間轉換自如, Jared Leto 的本色流露古典藝術氣息

許多人對 Jared Leto 的第一印象是《 Dallas Buyers Club 》、《 Suicide Squad 》等電影角色的精湛演技,他對於方法派演技( Method Acting )的實踐對某些人來說甚至可以說是走火入魔。而事實上除了演員外,他更擁有樂團主唱、導演、製片等多重身份。
浪漫以上,死亡未滿:《 Wednesday 》縈繞全球的歌德式回音

浪漫以上,死亡未滿:《 Wednesday 》縈繞全球的歌德式回音

Netflix 出品的恐怖喜劇《 Wednesday 》上線後歌德的華麗浪潮便席捲全球,然而這種充滿陰鬱魅力的服裝文化脈絡為何? Wednesday 戲裡戲外的服裝風格又是如何展現?
破壞是創造的先決條件:Raf Simons 為何關閉 27 年的個人品牌,全心投入 Prada 設計總監職位?

破壞是創造的先決條件:Raf Simons 為何關閉 27 年的個人品牌,全心投入 Prada 設計總監職位?

Raf Simons 向來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反叛精神作為設計能量,然而其斷然關閉經營 27 年的同名品牌全心投入 Prada ,或許亦是其對於主流價值的挑釁與反抗?
揮別 20 年的合作生涯, GUCCI 與設計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為何分道揚鑣?

揮別 20 年的合作生涯, GUCCI 與設計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為何分道揚鑣?

2022 的十一月,時尚界似乎又默默迎來了一段新的篇章。先是 Raf Simons 公布將關閉同名品牌,同一天又有媒體消息指出 Alessandro Michele 要離開GUCCI,品牌宣稱因視角不同而分道揚鑣,而業界分析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業績下滑。
Y2K 基因再進化!屬於 Z 世代的絢爛前衛品牌

Y2K 基因再進化!屬於 Z 世代的絢爛前衛品牌

2022 年的 Y2K Style 復興有如一股華麗又混沌的浪潮,當今更有許多前衛品牌蘊含著 Y2K 基因再進化,展現出比千禧年世代更加高端的時尚內涵。
循環 20 年的 Y2K 能量,千禧年的音樂與時尚經典 ICON

循環 20 年的 Y2K 能量,千禧年的音樂與時尚經典 ICON

00 年代初期,許多 90 年代中後期的服裝仍然流行,大眾也鍾愛充滿未來感又大膽的服飾,亮麗的短版上衣、連身裙及低腰牛仔褲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選擇。中後期融合 1960 年代-1980 年代復古風格:波西米亞風、Oversize、成套絲絨運動衣等等。位於 20 與 21 世紀的交界點,科技的創新使這時期的時尚與音樂都叛逆且富有前衛性,追求超越社會既定印象,形成狂野的氛圍。
孿生時尚的雙倍矛盾與魅惑,相似的軀體穿出截然不同的個性

孿生時尚的雙倍矛盾與魅惑,相似的軀體穿出截然不同的個性

孿生手足本質存在著對稱性的吸引力,對比普通手足,孿生手足有著更深刻且永恆的連結性。而追求個人魅力極大化的時尚圈更因 Gucci 2022 秋冬形象照中致敬 Stanley Kubrick 1980 年經典電影《 The Shining 》裡的雙胞胎姐妹,吹起「孿生」炫風的號角,為個體的獨立性與相互依存下了更豐富的詮釋。
當 Heroin Chic 風潮再度席捲時尚圈,Kate Moss 風騷引領萬眾

當 Heroin Chic 風潮再度席捲時尚圈,Kate Moss 風騷引領萬眾

Kate Moss 出道邁向三十個年頭,擁有無數國際雜誌封面和時尚特寫,一直是時尚界最恆久的力量之一。本篇將解析 Kate Moss 那些別於常規的美,以及她啟迪後世的影響力。
既敬畏又恐懼:時尚產業的 AI 革命,你是烏托邦派還是反烏托邦派?

既敬畏又恐懼:時尚產業的 AI 革命,你是烏托邦派還是反烏托邦派?

今年以藝術家 Dali + 機器人 Wall E 為名的 AI 圖像生成平台「 DALL-E2 」,被用在時裝設計領域;而剛在 Colorado State Fair Fine Arts Exhibition 掀起波瀾的 AI 圖像生成引擎 「 Midjourney 」,隨即也在今年 9 月號《 Vogue 》全球共創主題中嶄露頭角。在創新科技當道的時代裡,時尚界如何在兼顧時尚美學與文化素養的同時,藉由人工智慧彰顯品牌的核心理念?
無病呻吟青少年的次文化? Emo 在不同年代的造型更迭

無病呻吟青少年的次文化? Emo 在不同年代的造型更迭

Emo 也許是 2000 年之後,爭議最大的一個音樂流派及次文化。每個世代對於Emo 的定義都不太一樣,2000 年的 Emo 跟 1980 年的 Emo 大相逕庭,有很多樂團都拒絕 Emo 這個標籤。不過在最近的 Emo/Pop Punk Revival 中,可以看見大眾對於這個流派回歸的欣喜。Emo 就是這樣充滿矛盾的音樂流派。在這個文化中,表達的基礎是分享自我情感,這是與他人親近的方式,但有時也是最痛苦的。